大徐本:,深逺(遠)也。从穴,幼聲。(烏皎切) 段注本:,遠也。从穴,幼聲。(烏皎切)
1. 深遠。《說文解字.穴部》:「窈,逺(遠)也。」《老子》第二一章:「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三國魏.王弼.注:「窈冥,深遠之歎,深遠不可得而見。」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2. 「窈窕」:
(1) 深遠貌。晉.郭璞〈江賦〉:「潛逵傍通,幽岫窈窕。」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亦作「窈窱」、「窱」、「杳窱」、「窅窱」、「窱」、「篠」。
(2) 幽靜美好貌。《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清.王國維〈蝶戀花.百尺朱樓臨大道〉詞:「獨倚闌干人窈窕,閒中數盡行人小。」
(3) 妖冶貌。《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入則亂髮形,出則窈窕作態。」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女部》。
「、」、「、」既為「窈」之俗字,則「、」亦同為「窈」字之訛。
「」為「窈」之異體。
「」之字形,見於《龍龕手鑑.女部》收「」,注云:「俗,烏皎切」。
又見《龍龕手鑑.女部》收「、」,云:「二俗。烏了反,正作。」而《四聲篇海.女部》收作「、」,亦云:「正作」。
「」字,《玉篇.穴部》、《集韻.上聲.筱韻》形作「」,《廣韻.上聲.篠韻》、《字彙.穴部》則作「窈」。實同字也。
故「、」、「、」既皆為「窈」之俗字,則「、」亦同為「窈」字之訛,與「窈」之音義同。則「」可收為「窈」之異體也。
《四聲篇海.女部》。
《中華字海.女部》。
《字彙補.女部》。
《碑別字新編.十畫.窈字》引〈魏元夫人陸孟輝墓誌〉。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譌》。
《重訂直音篇.卷三.穴部》。
《集韻.上聲.小韻》。
《彙音寶鑑.嬌上上聲》。
《碑別字新編.十畫.窈字》引〈唐長孫氏墓誌〉。
《中華字海.穴部》。
《歷代書法字彙.穴部》。
《漢隸字源.上聲.篠韻.窈字》引〈韓勑脩孔廟後碑〉。
《碑別字新編.十畫.窈字》引〈唐文安縣主墓誌〉。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