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窀穸」:
(1) 埋葬。《龍龕手鏡.穴部》:「窀穸,下棺也。」《左傳.襄公十二年》:「春秋窀穸之事。」晉.杜預.注:「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猶長夜。春秋,謂祭祀。長夜,謂葬埋。」南朝宋.謝惠連〈祭古冢文〉:「輪移北隍,窀穸東麓。」
(2) 墓穴。《後漢書.卷五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劉陶》:「死者悲於窀穸,生者戚於朝野。」《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將軍已去,悵大樹之飄零;名士高談,謀先人之窀穸。」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諄韻.窀字》引〈泰山都尉孔宙碑〉。
《康熙字典.穴部》。
《歷代書法字彙.穴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