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蠐螬」:金龜子之幼蟲。長寸許,體肥色白,以背滾行,觸物即蜷曲。穿槽於土壤中,以植物之根莖為食,危害農作物。《爾雅.釋蟲》:「蟦,蠐螬。」晉.郭璞.注:「在糞土中。」《莊子.至樂》:「得水土之際則為鼃蠙之衣,生於陵屯則為陵舄,陵舄得鬱棲則為烏足,烏足之根為蠐螬,其葉為蝴蝶。」《太平廣記.卷四七七.張景》:「至古木下,得一穴而繩貫其中,乃窮之,深不數尺,果有一蠐螬,約尺餘,蹲其中焉。」亦稱為「土蠶」、「蠀螬」。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中華字海.虫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精嚴新集大藏音.虫部》。
《玉篇.部.字》。
《字彙補.虫部》。
《中文大辭典.虫部》。
《康熙字典.虫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