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3406B03406
字號B03406正字 - 09 - 15 
說文釋形大徐本:,大索也。一曰急也。从糸,恒聲。(古恆切)
段注本:,大索也。一曰急也。从糸,恆聲。(古恆切)
注音ㄍㄥ
漢語拼音gēng
釋義

1.大的繩索。《說文解字.糸部》:「緪,大索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騎步相持,絙(緪)橋相引。」清.王士禎〈愁霖行〉:「涒灘之歲陰氣凝,愁霖不絕如貫緪。」

2.繃急琴弦。《說文解字.糸部》:「緪,一曰急也。」《楚辭.屈原.九歌.東君》:「緪瑟兮交鼓,簫鍾兮瑤簴(虡)。」漢.王逸.注:「緪,急張絃也。」

B03406-004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登韻》。

《重訂直音篇.卷七.糸部》。

《龍龕手鑑.糸部》。


#「」另兼正字。

B03406-001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糸部》。

《漢語大字典.糸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ㄍㄥ (二)ㄏㄨㄢˊ
漢語拼音 (一)gēng (二)huá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一)

」為「緪」之異體。緪,《說文.糸部》:「,大索也。一曰急也。從糸,恆聲。」《集韻.平聲.登韻》「」下云:「《說文》大索也。一曰急也。或省。」《正字通.糸部》收「」字,注云:「同緪,省。舊本義與緪註同。誤分為二。」《增廣字學舉隅.卷一.偏旁相似》「」下云:「……大索也。本作緪。」按:「緪」「」本異形各義,其後「緪」或省寫作「」,故「」當為「緪」之異體字。

(二)

=>」之異體。

B03406
B03406-003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平聲.登韻》。

 

*此形為避北宋欽宗趙桓諱而省。


B03406
B03406-002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零卷.糸部.字》。

《集韻.平聲.登韻》。

《字彙.糸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注音 ㄍㄥ
漢語拼音 gēng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緪」之異體。緪,《說文.糸部》:「,大索也。一曰急也。從糸、恆聲。」《玉篇零卷.糸部》收「」字,注云:「《說文》,索也。」故「緪」「」當為一字之異體。《玉篇.糸部》《集韻.平聲.登韻》《類篇.糸部》《四聲篇海.糸部》等都作「」形。按:依《異體字例》,凡「亙」形多作「」,「緪」「」之異正在此。今既定「緪」為正字,故「」當為「緪」之異體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玉篇零卷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七登.居曾切.頁254
平聲.二十六桓.胡官切.頁146
去聲.四十八嶝.居鄧切.頁611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偏旁相似.頁161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下平聲.頁185.左
卷二.經下平聲.頁185.左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宋體母稿異體字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19: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