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059A03059
字號A03059正字 - 05 - 11 
說文釋形,疏也。从米,且聲。(徂古切)
注音ㄘㄨ
漢語拼音
釋義

1.  疏忽、不周密。如:「粗心大意」。《說文解字.米部》:「粗,疏也。」

2.  不精緻、不細膩。如:「粗茶淡飯」。《集韻.平聲.模韻》:「粗,物不精也。」宋.吳泳〈答唐廣夫書〉:「間有自拔於流俗,則遂以學問驕人,外粗糙而不密,內顛實而不虛。」《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故意送濁酒粗食與帝,帝勉強納之。」

3.  大而厚。如:「粗聲粗氣」。唐.皮日休〈新秋即事〉詩三首之二:「秋期淨掃雲根瘦,山信迴緘乳管粗。」宋.王明清《揮麈餘話.卷二》卷二:「王統制,你後面粗重物事轉換了,著我去後將來。」

4.  魯莽、不文雅。如:「粗話」、「粗野」。《西遊記》第二九回:「那獃子接杯在手,人物雖是粗魯,行事倒有斯文。」《紅樓夢》第六回:「周瑞家的在旁聽他說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

5.  稍微、略微。如:「粗具規模」。《廣韻.上聲.姥韻》:「粗,略也。」《晉書.卷八九.忠義列傳.嵇紹》:「華歷位內外,雖粗有善事,然闔棺之責,著於遠近,兆禍始亂,華實為之。」《明史.卷二五○.列傳.孫承宗》:「贊曰:承宗以宰相再視師,皆粗有成效矣!」

A03059
A03059-005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明嘉靖朝鮮歸真寺本《龍龕手鑑.米部》。

《中華字海.米部》。


A03059
A03059-007
部首筆畫  - 13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米部》。

《中文大辭典.米部》。

◎「」,今標準字體作「」。


#「C10119」另兼正字。

A03059-001
部首筆畫  - 04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模韻》。


#「」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二)ㄘㄨ (一)ㄔㄨˋ #ㄘㄨ
漢語拼音 (二)cū (一)chù #cū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

「觕」為「粗」之異體。粗,《說文解字.米部》篆體作「」,疏也,從米且聲。觕,不見於《說文》,而《龍龕手鏡.角部》、《玉篇.角部》皆以其為「觸」之或體。以「觕」為「粗」之異體,最早見於《集韻.平聲.模韻》「粗、觕,大也,疏也,物不精也,或作觕,通作麤,俗作,非是。」《佛教難字字典.米部》亦以觕為粗之異體。觕雖另為正字,然以其為粗之異體,既見諸文獻,乃予收錄。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3059-006
部首筆畫 鹿 - 05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姥韻》。

《康熙字典.鹿部》。

《中文大辭典.鹿部》。


#「」另兼正字。

A03059-002
部首筆畫 鹿 - 22 - 3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另兼正字。

注音 ㄘㄨ #ㄘㄨ
漢語拼音 cū #cū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麤」為「粗」之異體。《說文解字.米部》:「,疏也,從米且聲。」《說文解字.麤部》:「,行超遠也,從三鹿。」二字原本各有本義,但音同義近,故《玉篇.米部.粗字》:「粗,在古、此胡二切,麤大也。」《廣韻.上聲.姥韻》:「粗,麤也。」至《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則以「麤」為「粗」之異體,《佛教難字字典.米部》及《異體字手冊.十一畫》亦皆收錄之。

#「」另兼正字。


#「」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一模.聦徂切.頁85
上聲.十姥.坐五切.頁338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七虞模韻.頁26.右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角部.頁7.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兩字辨似.頁58.左
彙音寶鑑
卷三.沽上平聲.頁222.右
卷三.沽上平聲.頁222.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十一模.頁54.右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