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967A03967A03967A03967A03967A03967A03967A03967A03967A03967A03967A03967A03967
A03967A03967A03967A03967
字號A03967正字 - 08 - 15 
說文釋形大徐本:,多才也。从貝,臤聲。(胡田切)
段注本:,多財也。从貝,臤聲。(胡田切)
注音(一)ㄒㄧㄢˊ (二)ㄒㄧㄢˋ
漢語拼音(一)xián (二)xiàn
釋義

()ˊ

1.  有才能德行者。如:「聖賢」、「選賢與能」、「見賢思齊」。說文解字.貝部:「賢,多才也。」書經.大禹謨》:「野無遺賢,萬邦咸寧。」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賢而內自省也。」

2.  良善、美善。如:「賢妻良母」、「賢君」、「賢臣」。禮記.內則:「若富則具二獻其賢者於宗子。」漢.鄭玄.注:「賢,猶善也」漢.張衡〈東京賦〉:「必以肆為賢,則是黃帝合宮。」

3.  對輩分相同或較低者之敬稱。如:「賢侄」、「賢弟」、「賢昆仲」、「賢伉儷」。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聶政:「妾其奈何歿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通俗常言疏證.家族.賢弟引《通俗編》:「今人稱人弟曰令弟,稱其弟曰賢弟。」

4.  多。詩經.大雅.行葦:「捨矢既均,序賓以賢。」漢.鄭玄.箋:「序賓以謂以射中多少為次第。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得民心,則賢於千里之地。」

5.  勝過、超過。儀禮.鄉射禮》:「若右勝則曰右賢於左,若左勝則曰左賢於右。」漢.鄭玄.注:「賢,猶勝也。」唐.韓愈〈師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6.  尊崇、重視。禮記.大學:「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新唐書.卷一二四.列傳.姚崇:「崇奏決若流,武後賢之。」

7.  勞累、勞動。詩經.小雅.北山:「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漢.毛亨.:「賢,勞也。」唐.孔穎達.正義:「以此大夫怨己於事,故為勞管子.大匡:「耕者出入不應於父兄,用力農,不事賢,行此三者,有罪無赦。」

8.  用為代詞:你,第二人稱之敬稱。同「公」、「君」。宋.吳潛望江南.家山好:「自古幾番成與敗,從來百種醜和妍。細算不由賢。」《劉知遠諸宮調》第二:「生時節是你妻,便死也是賢婦。」

()ˋ

大孔周禮.冬官.考工記:「五分其之長,去一以為賢。」漢.鄭玄注引鄭司農云:「賢,大穿也小穿也

A03967
A03967-001-1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貝部》引〈目連記〉等。

《字學三正.體製上.時俗杜撰字》。


=>」之異體。
=>C00831」之異體。

注音 (一)(1)ㄒㄧㄢˊ (2)ㄒㄧㄢˋ (二)ㄕˇ (三)ㄧˊ
漢語拼音 (一)(1)xián (2)xiàn (二)shǐ (三)yí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

」為「賢」之異體。《俗書刊誤.卷一.先韻》:「賢,俗作。」《字學三正.體製上.時俗杜撰字》:「賢,俗作。」《宋元以來俗字譜》:「賢,〈目連記〉、〈金瓶梅〉作。」按:賢之作,乃經由草書楷化而來。《草書大字典.貝部》賢字下引李白作,張旭作,楷化皆可變易為。故定作賢之異體。

()

=>」之異體。

()

=>C00831」之異體。

A03967
A03967-018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又部》。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3967-004
部首筆畫  - 02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部》。

《隸辨.平聲.先韻.字》引〈校官碑〉。


#「」另兼正字。

注音 ㄒㄧㄢˊ #ㄑㄧㄢ
漢語拼音 xián #qiā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賢」之異體。《說文解字.部》:「,堅也。從又臣聲。凡之屬皆從。讀若鏗鏘之鏗,古文以為賢字。」《隸辨.平聲.先韻》:「,《說文》云:『、堅也。古文以為賢字。』說者謂蒙下文寶字故省貝,非也。碑中師字不蒙下文,〈袁良碑〉:『優之寵。』賢亦作。」《廣韻.先韻》:「賢,善也,能也,大也。亦姓。胡田切。,古文。又口閒切。」按字當賢能用時,部分音義與賢同,故定為賢之異體字。

#「」另兼正字。


#「」另兼正字。
A03967
A03967-008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貝部》。


A03967
A03967-002
部首筆畫  - 04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貝部》引〈通俗小說〉等。


注音 (1)ㄒㄧㄢˊ (2)ㄒ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xià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A03967-002」為「賢」之異體。《說文解字.貝部》:「賢,多才也。從貝,聲。胡田切。」《四聲篇海.貝部》:「A03967-002音賢。」《敦煌俗字譜.貝部》賢作A03967-002。《宋元以來俗字譜.貝部》:「賢,〈通俗小說〉、〈三國志平話〉等作A03967-002。」按賢之作A03967-002,乃由行草楷化而來,《中國書法大字典.貝部》引王羲之賢作,楷化乃作A03967-002,故定作賢之異體。

A03967
A03967-017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賢字》引〈齊房周墓誌〉。


A03967
A03967-006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貝部.賢字》引〈宋鄒非熊九曜石題名〉。


注音 (1)ㄒㄧㄢˊ (2)ㄒ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xià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賢」之異體。《偏類碑別字.貝部》引〈宋鄒非熊九曜石題名〉賢作字之形實自形演變。《隸辨.平聲.先韻》:「,〈孔耽神祠碑刊石〉祠。按賢從,碑變從。」賢既變作,再變則作矣。

A03967
A03967-010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貝部.賢字》引〈魏元始和墓誌〉。


A03967
A03967-015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先韻.賢字》引〈司隸校尉楊君石門頌〉。


A03967
A03967-013-1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貝部.賢字》引〈齊靜明造象記〉。


A03967
A03967-007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賢字》引〈魏王昌墓誌〉。


注音 (1)ㄒㄧㄢˊ (2)ㄒ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xià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賢」之異體。《碑別字新編.十六畫》引〈魏王昌墓誌〉賢作。左上臣旁作A00078-002,乃行草筆勢楷化所致。

A03967
A03967-011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先韻.賢字》引〈梁相孔耽神祠碑〉。


A03967
A03967-005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賢字》引〈魏兗州刺史元弼墓誌〉。


注音 (1)ㄒㄧㄢˊ (2)ㄒ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xià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賢」之異體。《碑別字新編.十六畫》引〈魏兗州刺史元弼墓誌〉賢字作。按賢字右上方又,變形為人,亦楷變之常例。

A03967
A03967-007-1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解字詁林.引轉注古義考》。


注音 (1)ㄒㄧㄢˊ (2)ㄒ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xià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賢」之異體。曹仁虎〈轉注古義考〉:「劉泰曰:轉注者,指事之外,意有不能盡者,則取文字轉相附注,以足其意,如聖賢之類,聖從耳從口從,以其聞無不通,言無不中,則人在士上,聖又士之大者。賢從臣從寸從寶省,以其臣有守,則國之寶也。」據劉泰此言,則應有字一形為賢字之異體。按字之形,據劉泰說,從臣從寸,寸者法度也,守字即從寸,而貝又寶省,為臣有守,國之寶也。雖與《說文》構形不同,亦俗字孳乳之一例也。

A03967
A03967-014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賢字》引〈魏劉賢墓誌〉。


A03967
A03967-012
部首筆畫  - 13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賢字》引〈唐裴茂紹墓誌〉。


A03967-003
部首筆畫  - 14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貝部》。

《類篇.貝部》。


注音 (1)ㄒㄧㄢˊ (2)ㄒㄧㄢˋ
漢語拼音 (1)xián (2)xià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賢」之異體。《龍龕手鑑.貝部》:「,古文,音賢,良也,能也。」《類篇.貝部》:「賢,胡田切,《說文》:『多才也。』古作。」《字彙.貝部》:「,古賢字。」《漢語大字典.貝部》:「……《說苑.君道》:『務在博愛,趨在任。』范仲淹〈皇儲資聖頌.序〉:『然則上世聖未嘗不勉而後至,慎而後寧。』」可見字之形,由來已久,故定作賢之異體。

A03967
A03967-009
部首筆畫  - 15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貝部》。


A03967
A03967-024
部首筆畫  - 07 - 09 
 - 02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賢」作「 」。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二.平聲.一先.頁173.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八諄.下珍切.頁125
平聲.一先.胡千切.頁162
去聲.三十二霰.形甸切.頁568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一先僊韻.頁44.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一先.頁545.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一.堅下平聲.頁44.右
卷一.堅下平聲.頁45.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