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
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
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
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
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A02091
字號A02091正字 - 07 - 11 
說文釋形

大徐本:
,戮也。从殳,杀聲。凡殺之屬皆从殺。臣鉉等曰:「《說文》無字。相傳云音察,未知所出。」,古文殺。,古文殺。,古文殺。(所八切)
段注本:
,戮也。从殳,杀聲。凡殺之屬皆从殺。,古文殺。,古文殺。,古文殺。,古文殺。,籀文殺。(所八切)

注音(一)ㄕㄚ (二)ㄕㄞˋ (三)ㄕㄚˋ
漢語拼音(一)shā (二)shài (三)shà
釋義

()ㄕㄚ

1.   使人或禽獸等失去生命。如:「殺人放火」、「殺豬宰羊」。說文解字.殺部:「殺,也。」書經.康誥:「殺越人於貨,暋不畏死。」左傳.襄公五年》:「己則無信,而殺人以逞,不亦難乎?」後漢書.卷七二.列傳.董卓:「遂等稍爭權利,更相害,其諸部曲並各分乖。」

2.   死,致死。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舊唐書.卷九六.列傳.姚崇:「今蝗蟲極盛,驅除可得,若其縱食,所在皆空。山東百姓,豈宜餓殺!」

3.   死刑。周禮.秋官.司刑:「司刑掌五刑之法,以麗萬民之罪。墨罪五百罪五百,宮罪五百罪五百,殺罪五百。」漢.鄭玄.注:「殺,死刑也。」

4.   戰鬥。如:「殺出重圍」。三國演義第五回:「殺至天明,雄方引兵上關。」西遊記第二八回:「兩個都顯神通,縱雲頭,跳在空中廝。」

5.   傷害。《春秋僖公三十三年》:「隕霜不殺草。」盧仝〈與馬異結交〉詩:「不知藥中有毒藥,藥殺元氣天不覺。」

6.   敗壞。宋.蘇軾〈次韻林子中春日新隄書事見寄〉詩:「為報年來殺風景,連江夢雨不知春。」明.凌紅拂記第一:「有一等冷鼻凹的學士殺風景他管誰唱將來幾拍。」

7.   終止,收束。歐陽修〈水穀夜行寄子美聖俞〉詩:「譬如千里馬,已發不可殺。」

8.   減省。如:「殺價」。醒世恆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長安:「說聲未畢,韋氏已到,按在地上,先打三百威棒,打得個皮開肉綻,鮮血迸流。」

()ㄕㄞˋ

1.   等差。禮記.文王世子:「其族食降一等,親親之殺也。」漢.鄭玄.注:「殺,差也。」漢書.卷七三.韋賢傳》:「親盡而迭毀,親疏之殺,示有終也。」

2.   減、削。周禮.地官.:「若食能人二鬴,則令移民就詔王殺邦用。」漢.鄭玄.注:「殺,猶減也。」漢.揚雄〈長楊賦〉:「士有不談王道者,則人笑之,意者以為事罔隆而,物盛而不虧。」

3.   衰微。儀禮.士冠禮:「以官爵人,德之殺也。」漢.鄭玄.注:「殺,猶衰也。」呂氏春秋.恃君.長利:「是故地日削子孫彌殺。」漢.高.注:「殺,衰也。」

4.   細小。呂氏春秋.士容論.審時:「先時者,大本而華,莖殺而不遂,葉稿短穗。後時者,小莖而麻長,短穗而厚糠,小米鉗而不香。」

5.   不熟。禮記.禮器:「是故年雖大殺,眾不匡懼。」漢.鄭玄.注:「殺,謂穀不熟也。」

()ㄕㄚˋ

甚、極。同「煞」。如:「愁殺人」。唐.杜甫〈月〉詩三首之:「若無青嶂月,愁殺白頭人。」元.張養浩〈詠江南.一江煙水照晴嵐〉曲:「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愛殺江南。」

A02091
A02091-001
部首筆畫  - 03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我部》。


=>」之異體。

注音 (二)ㄕㄚ (一)ㄔㄨㄟˊ
漢語拼音 (二)shā (一)chuí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段注本《說文解字.我部》:「我,從戈,一曰古文字。」按,「殺」,甲骨文有作「」形者(見《校正甲骨文編.卷三》),與《說文解字.我部》「我」篆下「」字略似,則《說文》以「」為「」之古文,可從。《異體字字典》收「」為「殺」之異體,無訛。 

()

=>」之異體。

A02091
A02091-069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殺部》。


A02091
A02091-037-1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殳部》。


A02091
A02091-066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黠韻》。


A02091
A02091-051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殳部.殺字》引〈唐大法師行記〉。

《佛教難字字典.殳部》。


A02091
A02091-002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殺部》。

顧氏補刊本《集韻.入聲.黠韻》。


注音 ㄕㄚ
漢語拼音 shā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說文解字.殺部》:「,古文。」甲骨文作「」(見《甲骨文字集釋.卷三》引〈拾.一二.一五〉),與《說文》作「」者同。顧氏補刊本《集韻.入聲.黠韻》:「,山戛切。《說文》:『戮也。』古作。」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76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2091
A02091-086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黠韻》。


A02091
A02091-003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注音 ㄕㄚ
漢語拼音 shā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四聲篇海.部》:「,所切,古文字。」《中華字海.部》從《篇海》收「」為「」之異體。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04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部》。


注音 ㄕㄚ
漢語拼音 shā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字彙.部》:「,同。」《中華字海.部》從《字彙》收此形為「」之異體。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53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殳部.殺字》引〈中96.956.上7〉。


A02091
A02091-080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部》。


A02091
A02091-036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黠韻.殺字》引〈唐皇甫誕碑〉。

《佛教難字字典.殳部》。


A02091
A02091-023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部》。


A02091
A02091-020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黠韻》。


注音 (1)ㄕㄚ (2)ㄕㄞˋ
漢語拼音 (1)shā (2)shài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集韻.入聲.黠韻》:「,山戛切。《說文》:『戮也。』古作。」《四聲篇海.部》:「,所八切。命也;《說文》:『戮也。』」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64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澤存堂本《玉篇.殺部.字》。


A02091
A02091-022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注音 ㄕㄚ
漢語拼音 shā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四聲篇海.攴部》作「」,云:「,所八切,命也;戮也。」《字彙補.攴部》:「,《韻會補》古文字。」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05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顧氏補刊本《集韻.入聲.黠韻》。


A02091
A02091-024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黠韻》。


A02091
A02091-025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部》。

《中華字海.部》。


A02091
A02091-035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黠韻.殺字》引〈漢武梁祠堂畫象〉。


A02091
A02091-070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A02091
A02091-026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黠韻.字》引〈孫叔敖碑陰〉。


A02091
A02091-006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黠韻.字》引〈武梁祠堂畫象〉。


注音 ㄕㄚ
漢語拼音 shā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隸辨.入聲.黠韻》引〈武梁祠堂畫象〉:「豫讓身。」《中華字海.部》收此形為「」之異體。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27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部》。


A02091
A02091-042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殳部.殺字》引〈魏揚宣碑〉。

《佛教難字字典.殳部》。


A02091
A02091-050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殳部.殺字》引〈唐等慈寺碑〉。

《干祿字書.入聲》。

《佛教難字字典.殳部》。


A02091
A02091-007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殺部.字》。


注音 (1)ㄕㄚ (2)ㄕㄞˋ
漢語拼音 (1)shā (2)shài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玉篇.殺部》:「,所札切又所界切。斷命也。,籀文。」《四聲篇海.部》:「,古文字。」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46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殳部.殺字》引〈齊高叡脩寺碑〉。

《佛教難字字典.殳部》。


A02091
A02091-068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殺部》。


A02091
A02091-008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澤存堂本《玉篇.殺部.字》。


注音 (1)ㄕㄚ (2)ㄕㄞˋ
漢語拼音 (1)shā (2)shài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澤存堂本《玉篇.穀部》:「,所札切,斷命也。又所界切,疾也。,古文。」按,《說文解字.殺部》:「,古文。」此為《玉篇》「」字出處。《康熙字典.殳部》「」字下云:「古文。」又別出「」字云:「《玉篇》古文。」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52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殺字》引〈唐張維岳碑〉。


A02091
A02091-028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黠韻》。


A02091
A02091-074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A02091
A02091-029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部》。


A02091
A02091-021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五經文字.殳部》。


注音 (1)ㄕㄚ (2)ㄕㄚˋ (3)ㄕㄞˋ
漢語拼音 (1)shā (2)shà (3)shài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五經文字.殳部》:「,從殳聲。,古字。」《宋元以來俗字譜.十畫》引〈通俗小說〉、〈古今雜劇〉、〈嬌紅記〉等作「」。《中華字海.木部》:「的簡化字。」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09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木部》。


注音 (1)ㄕㄚ (2)ㄕㄚˋ (3)ㄕㄞˋ
漢語拼音 (1)shā (2)shà (3)shài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字彙.木部》:「,與同,從,與木不同。」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47-1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殺字》引〈齊宋顯伯造象龕記〉。


A02091
A02091-010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殳部》。


注音 ㄕㄚ
漢語拼音 shā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龍龕手鑑.殳部》:,古。,正。音煞,戮也,法也。」《四聲篇海.殳部》:「,音煞,戮也,法也。」《字彙補.殳部》:「,同。」《康熙字典.殳部》:「,《字彙補》同。」《異體字手冊.六畫》:「,古文。」《中文大辭典.殳部》引《字彙補》云:「,與同。」《漢語大字典.殳部》引《龍龕手鑑.殳部》云:「的古字。」《中華字海.殳部》引《字彙補》云:「。」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84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黠韻》。


A02091
A02091-019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殳部》。


注音 (1)ㄕㄚ (2)ㄕㄞˋ
漢語拼音 (1)shā (2)shài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龍龕手鑑.殳部》:「,正。音煞,戮也,法也。又所拜反,猛也,疾也。」則以「」為正體。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30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黠韻》。


注音 (1)ㄕㄚ (2)ㄕㄚˋ (3)ㄕㄞˋ
漢語拼音 (1)shā (2)shà (3)shài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五經文字.殳部》:「從殳聲。」《廣韻.入聲.黠韻》:「命。《說文》:『戮也。』所八切。」《集韻.入聲.黠韻》:「,山戛切。《說文》:『戮也。』」《字彙.首卷.古今通用》:「殺,古。,今省點。」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75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畫》引〈嶺南逸事〉。


A02091
A02091-082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殳部》。


A02091
A02091-044-1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殺字》引〈魏元延明墓誌〉。


A02091
A02091-012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殳部》。


注音 ㄕㄚ
漢語拼音 shā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龍龕手鑑.殳部》:「,古。,正。音煞,戮也,法也。下一又所拜反,猛也,疾也。」《四聲篇海.殳部》:「,音煞,戮也,法也。」《康熙字典.殳部》:「,《五音篇海》同。」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34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黠韻.殺字》引〈漢樊敏碑〉。


A02091
A02091-083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黠韻》。


A02091
A02091-087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歷代書法字彙.殳部》。


A02091
A02091-085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黠韻》。


A02091
A02091-040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殺字》引〈漢熹平石經殘石〉。


A02091
A02091-032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黠韻.字》引〈石經論語殘碑〉。


A02091
A02091-059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殳部》。


A02091
A02091-011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殺部》。


注音 ㄕㄚ
漢語拼音 shā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段注本《說文解字.殺部》:「,籀文。」《中文大辭典.殳部》:「,殺之籀文。《說文》殺、,籀文殺。」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22-1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殺部》。


注音 (1)ㄕㄚ (2)ㄕㄞˋ
漢語拼音 (1)shā (2)shài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段注本《說文解字.穀部》作「」,云:「籀文。」《四聲篇海.殺部》作「」,云:「,所札切,斷命也。又所界切,疾也。,籀文。」《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史籀文。」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63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殺部.字》。


注音 ㄕㄚ
漢語拼音 shā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段注本《說文解字.殺部》作「」,云:「籀文。」《玉篇.殺部》作「」,云:「,所札切又所界切,斷命也。,籀文。」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13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殺部》。


注音 ㄕㄚ
漢語拼音 shā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段注本《說文解字.殺部》:「,古文。」《中文大辭典.殳部》:「,殺之古字。《說文》殺、、古文殺。」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33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黠韻.殺字》引〈漢孫叔敖碑陰〉。


A02091
A02091-067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黠韻》。


△疑另為「」之異體

A02091-016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入聲.黠韻》。

《集韻.入聲.怪韻》。


#「」另兼正字。

注音 ㄕㄚ #(1)ㄕㄚ (2)ㄕㄚˋ
漢語拼音 shā #(1)shā (2)shà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煞」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煞,《廣韻.入聲.黠韻》:「命。《說文》:『戮也。』所八切。煞,俗。」《集韻.入聲.怪韻》:「,疾也,削也。或作煞。所介切。」故「煞」可收為「殺」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2091
A02091-017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入聲》。


=>」之異體。

注音 (一)(1)ㄕㄚ (2)ㄕㄞˋ (二)(1)ㄕㄚ (2)ㄕㄚˋ
漢語拼音 (一)(1)shā (2)shài (二)(1)shā (2)shà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偏類碑別字.殳部》引〈隋諸葛子恆造象記〉作「」。《干祿字書.入聲》:「,上俗下正。」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

=>」之異體。

A02091
A02091-048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殺字》引〈齊徐徹墓誌〉。


△疑另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45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殳部.殺字》引〈齊高劉二姓邑義造浮圖記〉。

《佛教難字字典.殳部》。


A02091
A02091-081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殳部》。


A02091
A02091-014-1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爪部》。


注音 (1)ㄕㄚ (2)ㄕㄞˋ
漢語拼音 (1)shā (2)shài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康熙字典.爪部》:「《玉篇》:,古文字。」按,澤存堂本《玉篇.殺部》:「古文。」作「」不作「」。《康熙字典》雖訛作「」,亦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15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顧氏補刊本《集韻.卷九.入聲.黠韻》。


注音 ㄕㄚ
漢語拼音 shā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殺」之異體。殺,《說文解字.殺部》作「」,云:「戮也。從殳聲。」楷定作「」、「」、「」。《常用字表》作「殺」。,顧氏補刊本《集韻.卷九.入聲.黠韻》:「,古作。」《漢語大字典.角部》從《集韻》收此形。故「」可收為「殺」之異體。

A02091
A02091-087-1
部首筆畫  - 08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怪韻》。

《字彙.殳部》。

《漢語大字典.門部》。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十四黠.頁694.左
卷六.偏旁.頁823.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入聲.頁15.右
五經文字
殳部.頁69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十七薛.私列切.頁708
去聲.十三祭.所例切.頁512
去聲.十六怪.所介切.頁528
入聲.十二曷.桑葛切.頁688
入聲.十四黠.山戞切.頁696
去聲.十三祭.所例切.頁512
去聲.七志.式吏切.頁483
入聲.十五舝.初轄切.頁699
顧氏補刊本.卷九.頁1442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入聲.八黠轄韻.頁173.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四.入聲.四轄.頁557.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殺部.頁17.左
彙音寶鑑
卷二.干上入聲.頁113.左
卷二.干上入聲.頁113.左
卷四.皆上去聲.頁314.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十六怪.頁230.左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8: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