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中沉積之汙泥。《說文解字.水部》:「淤,澱滓,濁泥。」《漢書.卷二九.溝洫志》:「春夏乾燥,少水時也,故使河流遲,貯淤而稍淺。」宋.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 沉積、阻塞。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四.雜誌一》:「予出使至宿州,得一石碑,乃唐人鑿六陡門,發汴水以淤下澤,民獲其利,刻石以頌刺史之功。」《明史.卷八六.河渠志四》:「且江潮湧沙,淤塞難免。」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御韻》。
《正字通.土部》。
「」為「淤」之異體。淤,《說文解字.水部》:「,澱滓濁泥。從水,於聲。」《集韻.去聲.御韻》:「淤,《說文》:澱滓濁泥。或從土。」《正字通.土部》:「,同淤。《集韻》淤或作。」《康熙字典.土部》:「,《集韻》同淤,濁泥也。」按「淤」訓澱滓濁泥,從土,於義可曉,故「」可為「淤」之異體。
《中國書法大字典.水部》。
《玉篇零卷.水部.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