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043A02043
字號A02043正字 - 14 - 18 
說文釋形「櫂」《說文》不錄,見於《說文》新附。
《說文》新附:,所以進船也。从木,翟聲。或从卓。《史記》通用濯。(直教切)
注音ㄓㄠˋ
漢語拼音zhào
釋義

1.  划船之槳。大徐本說文解字.木部.新附:「所以進船也。」楚辭.屈原.九歌.湘君:「桂兮蘭斲冰兮積雪。」宋.陸游〈泛舟〉詩:「水鄉元不減吳松,短沿興濃。

2.  划船、行舟。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號馮夷津兮,櫂龍舟以濟。」唐.錢起〈江行無題〉詩一○○首之一○:「宦遊難自定,來喚櫂船郎。」

3.  船的代稱。如:「征」。宋史.卷三.太祖本紀三:「遂幸東水門,發戰東下。」

A02043-002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大徐本《說文.木部.新附》。

《重訂直音篇.卷四.木部》。


#「」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一)ㄓㄠˋ (二)ㄓㄨㄛ #(1)ㄓㄠˋ (2)ㄓㄨㄛ
漢語拼音 (一)zhào (二)zhuō #(1)zhào (2)zhuō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

「棹」為「櫂」之異體。

大徐本《說文解字.木部.新附》,注云:「所以進船也。從木翟聲。或從卓……。」《干祿字書.去聲》同收「棹、櫂」,云:「上通、下正。」《五經文字.木部》、《佩觿.卷下》皆以「櫂」同「棹」。又《字彙.木部》、《玉篇.木部》、《廣韻.去聲.效韻》亦以「棹」同「櫂」。《集韻.去聲.效韻》、《類篇.木部》櫂,或作棹。《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以「櫂」為「棹」之古文。《重訂直音篇.卷四.木部》「櫂」,直教切,所以進船也,楫也。「棹」同上。而《正字通.木部》以「棹」為「櫂」之俗字,並云:「……櫂船當用櫂,俗借棹非。」然據各書已收「櫂」同「棹」。故以「棹」為「櫂」之異體可也。

另「棹」,音(1)ㄓㄠˋ(2)ㄓㄨㄛ,義同桌,又木名。亦兼正字。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A02043
A02043-003
部首筆畫  - 14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去聲》。

《佩觿.卷下》。

《重訂直音篇.卷四.木部》。


A02043
A02043-001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效韻》。


=>」之異體。

注音 (二)ㄓㄠˋ (一)(1)ㄓㄠˋ (2)ㄓㄨㄛ
漢語拼音 (二)zhào (一)(1)zhào (2)zhuō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

A01962-002」為「櫂」之異體。

A01962-002」同「櫂」見於《集韻.去聲.效韻》收「櫂、棹、A01962-002」,注云:「直教切。行舟也。或作棹、A01962-002……。」《字彙.舟部》以「A01962-002」同「櫂」。《正字通.舟部》A01962-002,亦云:「同櫂。《集韻》櫂,或作棹、A01962-002。」

蓋「櫂、棹、A01962-002」皆音棹,進船長楫,亦即船中之具。或從舟以取代從木之形符,故「棹」同「A01962-002」字。《異體字手冊.十二畫》棹,並以「櫂」為本字,「A01962-002」為或體。以「A01962-002」同「棹」、「櫂」,收「A01962-002」為「櫂」之異體可也。

()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干祿字書
去聲.頁13.左
五經文字
木部.頁2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下.頁39.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三十六效.直教切.頁585
入聲.四覺.直角切.頁662
入聲.二十陌.直格切.頁733
入聲.二十三錫.亭歷切.頁752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五.交下去聲.頁428.右
卷五.交下去聲.頁428.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9: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