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
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A01770
字號A01770正字 - 05 - 09 
說文釋形,小食也。从皀,旡聲。《論語》曰:「不使勝食旣。」(居求切)
注音ㄐㄧ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用餐完畢。說文解字.》﹕小食也。」民國.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卷五.既字:「契文像人食已,顧左右而將去之也,引申之義為盡。」

2.  已經。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小食易盡,故引申為盡也、已也。」論語.先進:「春服既成。」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聊齋志異卷四促織:「東曦駕,僵臥長愁。」

3.  盡、全部。左傳.公二十二年:「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請擊之。」國語.齊語:「故之以利,結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國諸侯既許桓公,莫之敢背。」

4.  不久。左傳.文公元年:「又欲立王子職,而太子商臣。」太平廣記卷一九三虯髯客:「太宗至履,裼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

5.  當連詞:

(1)   表示該行為已發生且前後情況有連帶關係。常與「當」、「就」或「則」連用。論語.季氏:「既來之,則安之。」晉書.卷三四.列傳.羊祜》:「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

(2)   表示並列用法,常與「且」、「又」、「也」等詞連用。如:「既醉且飽」、「既要愛情,也要麵包。」孟子.離婁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絕物也。」元.鍾嗣一枝花.生居天地間套.收尾:「既通儒,又通吏。」

6.  姓。如漢代有既良

A01770
A01770-008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既字》引〈齊董洪達造象〉。

《敦煌俗字譜.部.既字》引〈中39.342.下3〉。


A01770
A01770-020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既字》引〈魏李謀墓誌〉。


A01770
A01770-005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未韻.既字》引〈漢馮緄碑〉。


A01770
A01770-009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既字》引〈齊宋買造象〉。


A01770
A01770-002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經典文字辨證書.部》。


注音 ㄐㄧ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既」之異體。《說文解字.部》篆作「」,注云:「小食也,從旡聲。居求切。」《經典文字辨證書.部》,正;,通。

此「」之右形,當從篆體楷化。然今通行從隸楷化之「既」字,故收「」為異體。

A01770
A01770-015
部首筆畫  - 1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既字》引〈偽周上柱國高墓誌〉。


A01770
A01770-024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九畫》引〈通俗小說〉等。

《中華字海.部》。


A01770
A01770-021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既字》引〈魏王誦妻元氏墓誌〉。


A01770
A01770-006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既字》引〈漢景君碑陰〉。


A01770
A01770-010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既字》引〈齊西門豹祠堂碑〉。


A01770
A01770-031-1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一畫.既字》引〈魏鄭先生夫人墓誌〉。


A01770
A01770-030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歷代書法字彙.旡部》。


A01770
A01770-028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未韻.既字》引〈泰山都尉孔宙碑〉。


A01770
A01770-013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既字》引〈唐元子上妻鄭氏墓誌〉。


A01770
A01770-023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A01770
A01770-007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旡部》。


A01770-001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部》。

《字彙.旡部》。


注音 ㄐㄧ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既」之異體。

段注本《說文解字.部》,小食也,從旡聲。……居未切。《字彙.旡部》,吉器切。引《說文》小食也。《正字通.旡部》亦作「」,注云:「《說文》,小食也。從旡聲,義未詳。」《重訂直音篇.卷七.旡部》,音記。盡也,巳也,又小食。又《古文四聲韻.去聲.未韻》、《宋體母稿異體字.部》、《偏類碑別字.部》、《廣碑別字.十一畫》均以「」為正字。然今通行從隸楷化之「既」字,故以「」字為異體字。

A01770
A01770-018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既字》引〈唐處士王頠墓誌〉。


A01770
A01770-017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既字》引〈唐處士王頠墓誌〉。


A01770
A01770-004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未韻.既字》引〈漢景北海碑陰〉。


A01770
A01770-026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旡部》。


A01770
A01770-016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既字》引〈唐沈士公墓誌〉。


A01770
A01770-012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既字》引〈宋檢校太保苻昭愿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四.去聲.八未.頁507.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六至.几利切.頁479
去聲.八未.居氣切.頁488
附錄.頁826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皀部.頁12.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去聲.頁253.右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去聲.頁511.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0: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