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字號A00380正字 - 03 - 05 
說文釋形大徐本:,語相增加也。从力,从口。(舌牙切)
段注本:,語相譄加也。从力、口。(古牙切)
注音ㄐㄧㄚ
漢語拼音jiā
釋義

1.不實、誇大。《說文解字.力部》:「加,語相增加也。」《左傳.莊公十年》:「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晉.杜預.注:「祝辭不敢以小為大,以惡為美。」

2.增益、添加。《論語.子路》:「既富矣,又何加焉?」唐.韓愈〈答李翊書〉:「加其膏而希其光。」

3.將一物置於另一物之上。《穀梁傳.僖公八年》:「朝服雖敝,必加於上。」《莊子.馬蹄》:「夫加之以衡軛。」

4.給與、施予。《後漢書.卷六五.皇甫張段列傳.張奐》:「嚴加賞罰,風俗遂改。」宋.歐陽修〈瀧岡阡表〉:「逢國大慶,必加寵錫。」

5.超過。《史記.卷一○○.季布欒布列傳.季布》:「雖往古烈士,何以加哉!」明.倪謙《倪文僖集.卷一四.張中丞廟肇祀記》:「及城陷見執,慷慨就義,視死如歸,忠烈之盛,何以加諸!

6.欺凌。《廣韻.平聲.麻韻》:「,陵也。」《管子.五輔》:「臣不殺君,賤不踰貴,少不陵長,遠不閒親,新不閒舊,小不加大。」

7.更,表程度上之加深。《孟子.梁惠王上》:「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8.數學運算方法之一,指合併諸數求其總合。如:「三加五加二等於十。」

9.連詞。加上。《後漢書.卷七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袁術》:「術兵弱,大將死,眾情離叛,加天旱歲荒,士民凍餒,江、淮間相食殆盡。」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吾自發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泝無邊。」

10.姓。如明代有加傅。見《萬姓統譜》。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九麻.頁159.左
平聲.九麻.頁159.左
隸辨
卷二.平聲.九麻.頁218.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九麻.丘加切.頁208
平聲.九麻.居牙切.頁208
去聲.四十禡.居迓切.頁595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力部.頁9.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一.嘉上平聲.頁83.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麻.頁100.左
卷二.平聲.十麻.頁101.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