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
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A01296
字號A01296正字 - 09 - 12 
說文釋形大徐本:,往來也。从彳,聲。(房六切)
段注本:,往來也。从彳,聲。(房六切)
注音ㄈㄨ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返、還。《說文解字.彳部》:「(復),往來也。」《爾雅.釋言》:「復,返也。」《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

2.  還原,再回到原來的樣子。如:「恢復」、「康復」、「回復」、「收復」。《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三去相,三復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

3.  回報,多指仇恨而言。如:「報復」、「復仇」。《左傳.定公四年》:「(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晉.杜預.注:「復,報也。」《西遊記》第九回:「父母之仇,不能報復,何以為人?」

4.  免再徭役或賦稅。《墨子.號令》:「男女老小,先分守者,人賜錢千,復之三歲。」《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蜀漢民給軍事勞苦,復勿租稅二歲。」唐.顏師古.注:「復者,除其賦役也。」

5.  實踐。《論語.學而》:「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宋.朱熹.集注:「復,踐言也。」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下以復吾平生之志。」

6.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坤()上。機運循環之象。

7.  再、又。如:「去而復返」、「舊病復發」、「死灰復燃」。唐.李白〈將進酒〉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六十種曲本.明.汪廷訥.獅吼記.第二二齣》:「此婦今雖放回,恐其舊念復萌,為害不小。」

8.  助詞。有補充或調整音節的作用。《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9.  姓。如元代有復見心。

A01296
A01296-046-1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部》。

《漢語大字典.部》。

◎「」,今標準字體作「」。


#「C00825」另兼正字。

A01296
A01296-040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今標準字體作「复」。


#「」另兼正字。
=>」之異體。

A01296
A01296-043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A01296
A01296-046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屋韻》。


A01296
A01296-002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首卷.遵時》。


注音 ㄈㄨ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復」之異體。音ㄈㄨˋ。《隸辨.入聲.屋韻》「復」字下,〈楊統碑〉作「」,《金石文字辨異.入聲.屋韻.復字》引〈東魏李仲璇孔子廟碑〉作「」,《正字通.首卷.遵時》:「復,古作。」《中文大辭典.彳部》:「,復之本字。」 

按:「復」字小篆作「」,或有作「」者,則「」為「復」之楷化字。

A01296
A01296-001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又部》。


注音 ㄈㄨ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復」之異體。音ㄈㄨˋ。段注本《說文解字.彳部》云:「,往來也。從彳聲。」徐鉉房六切。

《玉篇.部》云:「,今作復。」澤存堂本字形作「」。《字彙補.又部》云:「,與復同。」《中文大辭典.夊部》、《漢語大字典.夊部》均引《字彙補》云「」與「復」同。

按:段注本《說文解字.勹部》云:「,重也。從勹復聲。」則知「」當為其楷化字,楷定當作「」。唯段注云:「今則複行而廢。」《玉篇》以後,皆以「」、「」、「」等字皆為「復」之異體,今據以定為「復」之異體。

A01296
A01296-020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彳部》。


A01296
A01296-033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彳部》。


A01296
A01296-005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首卷.遵時》。


注音 ㄈㄨ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復」之異體,音ㄈㄨˋ

《字彙.首卷.遵時》:「,古作。」《廣韻.入聲.屋韻》云:「,返也,重也。房六切。」今音ㄈㄨˋ。按:「」即「復」字,是知「」即「復」字也。

《宋元以來俗字譜.彳部》「復」字下,〈三國志平話〉作「」,是「復」字之「」變作「亠」,固見於隸書碑刻,亦見於毛筆書體。

A01296
A01296-015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屋韻.字》引〈孔碑〉。


A01296
A01296-014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屋韻.復字》引〈戚伯著碑〉。


A01296
A01296-017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屋韻.字》引〈史晨奏銘〉。


A01296
A01296-038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1296
A01296-018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屋韻.復字》引〈東魏李仲璇孔子廟碑〉。


A01296
A01296-039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彳部》。


A01296
A01296-03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復字》引〈隋王榮墓誌〉。

《五經文字.彳部》。

《中華字海.彳部》。


A01296
A01296-044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屋韻》。


A01296
A01296-009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屋韻.復字》引〈成陽令唐扶頌〉。


A01296
A01296-026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原異體字表所收標準字形作:「」。


A01296
A01296-041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重訂直音篇.卷三.彳部》。

《中華字海.彳部》。


=>C00825」之異體。

A01296
A01296-034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彳部》。

《重訂直音篇.卷三.彳部》。


A01296
A01296-042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三卷.彳部》。


A01296
A01296-037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俗書刊誤.卷七.略記字始》。


A01296
A01296-003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彳部》。


注音 ㄈㄨ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復」之異體,音ㄈㄨˋ

《字彙補.彳部》云:「,與復同。出〈石鼓文〉。」《康熙字典.補遺..彳部》、《中文大辭典.彳部》、《漢語大字典.彳部》同引之。

按:《隸辨.入聲.屋韻》「復」下,〈唐扶頌〉作「」、〈韓碑〉作「」、〈校官碑〉作「」,則《字彙補》所云〈石鼓文〉作「」,蓋皆「復」之變體也。

A01296
A01296-032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彳部.字》。


A01296
A01296-045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屋韻》。


A01296
A01296-004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屋韻.復字》引〈唐李輔光墓志〉。


注音 ㄈㄨ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復」之異體,音ㄈㄨˋ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屋韻》「復」下云:「,〈唐李輔光墓志〉。」《敦煌俗字譜.彳部》「復」字,亦有作「」者。

按:「彳」字隸書作「」、「」,易變作「」,如「復」字作「」,而「御」字,異體亦作「」者。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一屋.頁643.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彳部.頁12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十八隊.吐內切.頁530
去聲.四十九宥.扶富切.頁61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七.略記字始.頁571(石鼓字)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105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上入聲.頁139.左
卷二.公下入聲.頁153.左
卷六.ㄐ下去聲.頁549.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10: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