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ㄅㄧˋ ❶增加、幫助。如:「裨益」、「無裨於事」。國語.晉語八:「子若能以忠信贊君,而裨諸侯之闕。」 ❷修補。南朝梁.王琰.冥祥記.趙泰:「乃遣泰為水官監作吏,將二千餘人,運沙裨岸。」
(二)ㄆㄧˊ ❶小的。文選.張衡.西京賦:「爾乃商賈百族,裨販夫婦。」 ❷副的、偏的。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呂範傳:「曹公至赤壁,(呂範)與周瑜等俱拒破之,拜裨將軍,領彭澤太守。」晉書.卷五十九.東海王越傳:「自頃胡寇內逼,偏裨失利。」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裨諶。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支韻.裨字》引〈安平相孫根碑〉。
《中國書法大字典.衣部》。
「」為「裨」之異體。「裨」,《說文解字.衣部》作「」,從衣卑聲。隸變作「裨」。《漢隸字源.平聲.支韻》引〈安平相孫根碑〉作「」,《字彙.衣部》及《正字通.衣部》皆於「裨」下云:「俗從示,非。」然《中國書法大字典.衣部》「裨」下引〈王獻之〉亦作「」,謹按:凡從「衣」之字或訛為「示」,自漢代已然,故「」可收為「裨」之異體字。
《字彙.示部》。
「」為「裨」之異體。「裨」,《說文解字.衣部》作「」,從衣卑聲。隸變作「裨」。《字彙.示部》曰:「,同裨。」《正字通.示部》云:「,訛字。」謹按:從「衣」之字,以形近往往訛作從「示」,從「卑」之字,亦以筆勢之小異,或作「畀」,故「」可收為「裨」之異體字。
原異體字表所收字形作:「」。
《龍龕手鑑.衣部》。
「」為「裨」之異體。「裨」,《說文解字.衣部》作「」,從衣卑聲。隸變作「裨」。《龍龕手鑑.衣部》、《玉篇.衣部》、《廣韻.平聲.支韻》、元刊本《四聲篇海.衣部》等字形皆作「」。凡從「卑」之字,以筆勢之小異,隸變或作「」,故「」可收為「裨」之異體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