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192A01192A01192A01192A01192A01192A01192A01192A01192A01192A01192
字號A01192正字 - 02 - 05 
說文釋形大徐本:,語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爰禮說。,古文平如此。(符兵切)
段注本:,語平舒也。从亏、八。八,分也。爰禮說。,古文平如此。(符兵切)
注音(一)ㄆㄧㄥˊ  (二)ㄆㄧㄢˊ
漢語拼音(一)píng  (二)pián
釋義

(一)ㄆㄧㄥˊ

1.  語氣平和舒緩。《說文解字.亏部》:「平,語平舒也。」

2.  四聲中之平聲,其聲調無高低變化今國音分為陰平、陽平二類,即第一聲、第二聲。第二聲注音符號以「ˊ」示之。

3.  舒。如:「平靜」。清.段玉裁《說文解字.亏部.平字》注:「引申為凡安舒之偁。」《淮南子.俶真》:「四時未分,萬物未生,汪然靜,寂然清澄。」唐.王灣〈次北固山下〉詩:「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4.  不高不低、不凸出。《字彙.干部》:「平,坦也。」漢.張衡〈思玄賦〉:「天蓋高而為澤兮,誰雲路之不。」唐.王維〈觀獵〉詩:「迴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5.  公正不偏。《廣韻.平聲.庚韻》:「平,正也。」《淮南子.主術》:「非慈厚無以懷眾,非正無以制斷。」《史記.卷六四.司馬穰苴列傳》:「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身與士卒分糧食。」《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項籍》:「項王為天下宰,不。」

6.  均等。如:「平等」。《玉篇.兮部》:「平,均也。」《紅樓夢》第七七回:「雖說佛門輕易難入,也要知道佛法平等。」《文明小史》第一八回:「無論他是什麼人,我等皆當平等相看,把他引而進之,豈宜疏而遠之?」

7.  協調。《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五聲和,八風平。」

8.  無戰事。《廣韻.平聲.庚韻》:「平,和也。」《孟子.離婁下》:「禹稷當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史記.卷二.夏本紀》:「天下於是太治。」唐.韓愈〈爭臣論〉:「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

9.  媾和、和好。《左傳.桓公八年》:「秋,隨及楚平,楚子將不許。」《左傳.宣公七年》:「鄭及晉平,公子宋之謀也,故相鄭伯以會。」

10.  使安定、征服。如:「平定」。《孟子.公孫丑下》:「如欲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唐.李白〈子夜吳歌〉:「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三國演義》第八○回:「王上定四海,功德昭於天下。」

11.  尋常。《書經.呂刑》:「蚩尤惟始作亂,延及於民。」三國魏.吳質〈答魏太子牋〉:「今質已四十二矣!白髮生鬢,所慮日深,實不復若平日之時也。」

12.  乏於變化。清.錢謙益〈讀蘇長公文〉:「吾讀子瞻司馬溫公行狀,富、鄭公神道碑之類,鋪直序如萬斛水銀隨地湧出,以為古今未有此體。」清.李漁《風箏誤》第六齣:「把巧制新翻,不像那詩書庸腐文章板,鋪直敘沒波瀾。」

13.  不分勝負。如:「平手」。《鏡花緣》第二六回:「那大盜刀法甚精,徐承志只能殺個平手,正想設法取勝,忽見他棄刀跌翻,倒把徐承志喫了一嚇。」

14.  壓抑。《平妖傳》第一七回:「眾百姓憤氣不平,登時聚集起三四百人,丟磚頭、擲瓦片,喊聲如雷,要打死他師徒們。」《醒世姻緣傳》第二○回:「宜人請把氣來平一平,告訴這些始末。」

15.  犁平、推平、填平。如:「去將地平一平。」《論語.子罕》:「譬如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16. 大陸地區北平市之簡稱。如:「王兄今日赴平公幹。」

17.  姓。如漢代有平當。

()ㄆㄧㄢˊ

辨別。《書經.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A01192
A01192-001
部首筆畫  - 04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注音 (1)ㄆㄧㄢˊ (2)ㄆㄧㄥˊ
漢語拼音 (1)pián (2)píng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平」之異體。《說文解字.部》:「,語平舒也。從,分也。爰禮說符兵切。,古文平如此。」《玉篇.兮部》:「,皮并切,成也,正也,均也。平,同上。」《四聲篇海.部》:「,皮兵切,成也,正也。」按「」實為「平」字篆體直接寫成楷書者。故定「」為「平」之異體字。

A01192
A01192-005
部首筆畫  - 04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兮部.字》。

《四聲篇海.部》。


A01192
A01192-004
部首筆畫  - 05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庚韻.平字》引〈孫叔敖碑陰〉。


A01192
A01192-007
部首筆畫  - 07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A01192
A01192-002
部首筆畫  - 07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兮部.字》。


注音 (1)ㄆㄧㄢˊ (2)ㄆㄧㄥˊ
漢語拼音 (1)pián (2)píng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平」之異體。《說文解字.部》:「,語平舒也。從,分也。爰禮說符兵切。,古文平如此。」《玉篇.兮部》以「」為「平」字之古文。《集韻.平聲.庚韻》以「平、」並列一處,同「蒲兵切」。《四聲篇海.一部》:「,古文平字。」按「」形實由《說文》之古文「」直接楷化而成。故定為「平」之異體字。

A01192
A01192-008
部首筆畫  - 02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五畫》引〈嶺南逸事〉。


A01192
A01192-011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五畫.平字》引〈唐文林郎新喻縣丞胡儼墓誌〉。


=>」之異體。
=>」之異體。

A01192
A01192-013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一.一部》。


A01192
A01192-012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一.一部》。


A01192
A01192-006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部》。


A01192
A01192-003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采部》。


注音 (1)ㄆㄧㄢˊ (2)ㄆㄧㄥˊ
漢語拼音 (1)pián (2)píng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平」之異體。《說文解字.部》:「,語平舒也。從,分也。爰禮說符兵切。,古文平如此。」《字彙補.采部》:「,古文平字。」《康熙字典.干部》云:「平,古文。」《漢語大字典.爪部》:「,同平。」按「」形實由《說文》之古文「」直接楷化而成。中間一筆上下不相連,而寫作「」。故定「」為「平」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二庚.頁179.左
平聲.十二庚.頁180.右
隸辨
卷二.平聲.十二庚.頁249.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仙.毗連切.頁168
平聲.十二庚.蒲兵切.頁231
去聲.四十三映.皮命切.頁604
平聲.十三耕.披耕切.頁237
平聲.十三耕.悲萌切.頁236-237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a00050-001部.頁10.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四.一字數音.頁583.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下平聲.頁18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五庚.頁114.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