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理。《說文解字.又部》:「尹,治也。」《左傳.定公四年》:「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公之登太階而尹天下,君子以為美談。」
2. 古代行政區域長官之名稱。如:「師尹」、「府尹」、「京兆尹」。
3. 姓。如宋代有尹洙。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巾部》。
「」為「尹」之異體。《說文解字.又部》:「,治也,從又丿,握事者也。,古文尹。」《玉篇.又部》將其古文字形隸定作「」,上「」形與小篆「」形同化。《四聲篇海.巾部》又省作「」,《字學三正》同。《正字通.巾部》「」下云:「舊註古文字。按《說文》又部「」,古文作,訛作,非。」「」形久已存在,故當為「尹」之異體字。
《字彙補.巾部》。
「」為「尹」之異體。尹,《說文解字.又部》:「,治也,從又丿,握事者也。,古文尹。」《玉篇.又部》將其古文字形隸定作「」,上「」形與小篆「」形同化。《字彙補.巾部》作「」,下云:「與同。」,蓋上形取小篆,下形取古文之隸定體。故「」當為「尹」之異體字。
《中文大辭典.巾部》。
「」為「尹」之異體。尹,《說文解字.又部》:「,治也,從又丿,握事者也。,古文尹。」《說文》所引古文字形,《集韻.上聲.準韻》隸定作「」,《類篇.又部》隸定作「」,《四聲篇海.巾部》隸定作「」,上皆作「奴」,實為「」形之變。今《中文大辭典.巾部》、《漢語大字典.巾部》將「」之《說文》古文字形隸定為「」,可從。故「」為尹之異體字。
「」為「尹」之異體。尹,《說文解字.又部》:「,治也,從又丿,握事者也。,古文尹。」古文尹之下半部,後代或隸定為「」(《玉篇.又部》)、「」(《集韻.準韻》),「」「巾」(《四聲篇海.巾部》),蓋形有繁有省也。而古文之上半部,《集韻.準韻》、《四聲篇海.巾部》等皆隸定作「奴」。《四聲篇海.巾部》、《字彙補.巾部》收「」,即作為「」之異體字。故「」為「尹」之異體字。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為「尹」之異體。尹,《說文解字.又部》:「,治也,從又丿,握事者也。,古文尹。」《玉篇.又部》、《四聲篇海.又部》、《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等將其古文字形隸定為「」「」,蓋上取小篆尹形取代「」形而來。故「」為「尹」之異體字。
《康熙字典.巾部》。
「」為「尹」之異體。尹,《說文解字.又部》:「,治也。從又。丿,握事者也。,古文尹。」《集韻.上聲.準韻》尹下收「」,注云:「古作」,《康熙字典.巾部》作,注云:「《集韻》尹古作。」《中文大辭典.巾部》下說同《康熙字典》。《漢語大字典.巾部》下云:「同。《集韻.準韻》:,古作。」《中華字海.巾部》亦收,注云:「同尹。」或由《說文》尹字之古文形訛變而來,形多見文獻徵引,故當為尹之異體。
《類篇.又部》。
《集韻.上聲.準韻》。
《康熙字典.尸部》。
《正字通.巾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