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ㄔㄥ
「噌吰」:聲音壯闊的樣子。漢.司馬相如〈長門賦〉:「擠王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鍾音。」亦作「谹」。
(二)ㄘㄥ
1. 申斥、叱責。如:「我被他噌了一頓。」
2. 「味噌」:由大豆、米、精鹽、酒精發酵而成的調味品。
(三)ㄘㄥˇ
決裂。如:「他們倆人說噌了。」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登韻.噌字》引〈祝長嚴訢碑〉。
《玉篇.口部.字》。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十五畫》。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為「噌」之異體。噌字未載見於《說文》,《廣韻.平聲.耕韻》云:「噌,噌吰,鐘音。」今考「噌」字從「曾」,而《隸辨.偏旁》云:「八,《說文》作,象分別相背之形,筆跡小異;亦作八,經典相承用此字;亦作,或作、,公、分、兮、、、尚、必、余、尒等字從之。」是知「曾」字或作「」,標準字體以「曾」為正字,典籍舊刻則多作「」。《隸辨.平聲.登韻》引〈尹宙碑〉云:「,《九經字樣》云:,經典相承隸省作曽。」是知「曾」字可省作「曽」,或作「」,於是可依《異體字例》凡「曾」形多作「曽」,定「」字為「噌」字之異體。
《重訂直音篇.卷一.口部》。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噌字》引〈唐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中華字海.口部》。
◎「」,今標準字體作「噲」。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