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347A00347A00347A00347A00347A00347A00347A00347A00347A00347A00347A00347
字號A00347正字 - 06 - 08 
說文釋形大徐本:,君殺大夫曰剌〔刺〕。剌〔刺〕,直傷也。从刀,从束〔朿〕,束〔朿〕亦聲。(七賜切)
段注本:,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从刀、朿,朿亦聲。(七賜切)
注音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說文解字.刀部》:「刺,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豫讓》:「(豫讓)乃變名姓為刑人,入宮塗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

2. 暗中打聽。《漢書.卷七四.魏相丙吉傳.丙吉》:「馭吏因隨驛騎至公車刺取,知虜入雲中、代郡,遽歸府見吉白狀。」後漢書卷三孝章帝紀:「遣吏逢迎,刺探起居。

3. 以尖銳之物扎入。《廣韻.入聲.昔韻》:「刺,穿也。」宋.陸游〈出塞曲〉:「佩刀一刺山為開,壯士大呼城為摧。」

4. 以言語明確指出別人過失。如:「諷刺」、「譏刺」。《詩經.大序》:「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

5. 細而尖銳之物。三國演義第二回:「朕每見之,背若芒刺。紅樓夢第八回:「快叫個人牙子來,多少賣幾兩銀子,拔去肉中,眼中釘,大家過太平日子。」

6. 刺激使產生負面感覺。賈島送沈秀才下第東歸詩:「直言好者誰,刺耳如長錐。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但是報上宗旨須得改變,非但一句犯上話不敢說,就是稍須刺眼的字也得斟酌斟酌了。」

7. 名片、名帖。漢.劉熙《釋名.釋書契》:「書姓字於奏上,曰書刺。」重酬樂天詩:「最笑近來黃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

8. 姓。如唐代有刺正甫。

A00347
A00347-007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刀部.刺字》引〈魏司馬元興墓誌〉。


A00347
A00347-004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去聲.寘韻》。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刺」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刀部》:「: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從刀朿、朿亦聲。」字於隸書中或作,見《隸辨.去聲.寘韻》引〈魏上尊號奏領揚州刺史碑〉,「朿」與「(夾)」形近致訛耳。《廣韻.去聲.寘韻》:「刺:針刺。《爾雅》曰:『刺殺也。』《釋名》曰:『書姓名於奏白曰刺。』漢武帝初置部刺史,掌奉詔察州。成帝更名牧。哀帝復為刺史。七賜切,又七亦切。:俗。」據此,其為「刺」之異體,無可疑也。

A00347
A00347-011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刺字》引〈魏魚玄明塼誌〉。


A00347
A00347-008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刀部.刺字》引〈魏東平王元略墓誌〉。


A00347
A00347-005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寘韻.剌字》引〈雒陽令王稚子闕二〉。

《碑別字新編.八畫.刺字》引〈隋龍山公墓誌〉。


A00347-003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木部》。

▲此字釋義為針刺時,為「刺」之異體。


#「」另兼正字。

注音 ˋ #(1)ㄌㄚˊ (2)ㄌㄚˋ
漢語拼音 cì #(1)lá (2)là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剌」為「刺」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刀部》:「: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從刀朿、朿亦聲。」按:此刺字之本義。另外,「刺」字尚有二義:一、針刺也,見《龍龕手鏡.刀部》:「:七亦反。刺穿也。又七賜反,針刺也。」二、芒刺也,即「朿」之俗字,《佩觿.卷下》:「刺剌:上七賜翻,芒刺;又千亦翻,鍼刺。」其異體或作「剌」,見《龍龕手鏡.木部》:「剌:盧達反,僻也。又七賜反。:七亦反。刺穿也。又七賜反,針刺也。」是《龍龕手鏡》音「七賜反」之「剌」字即「刺」之異體之「」字也。《玉篇.刀部》亦云:「剌:目利切,殺也。七亦切,針刺。」據此,其為「刺」之部分異體,即「針刺」義之異體,無可疑也。

#「」另兼正字。

A00347
A00347-001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鑑.去聲.寘韻》。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刺」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刀部》:「: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從刀朿、朿亦聲。」其異體或作「」,蓋此字於隸書中或作,見《隸辨.去聲.寘韻》引〈郭仲奇碑〉,「朿」與「夾」形近致訛耳。《字鑑.去聲.寘韻》:「刺:七賜切。《說文》:『直傷也。』又七切,從刀、從芒朿之朿,與剌字不同。剌音辣,從束縛之束。俗作。」《字彙.刀部》亦云:「:與刺同。針也。見《釋典》。」據此,其為「刺」之異體,無可疑也。

A00347
A00347-013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刺字》引〈隋故□靜墓誌銘〉。


A00347
A00347-014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刺字》引〈隋□真墓誌〉。


A00347
A00347-010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刀部.刺字》引〈齊是連公妻邢夫人墓誌〉。


A00347
A00347-006-2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去聲.寘韻.字》引〈薛劉二君斷碑〉。


A00347-018-1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手部》。

《漢語大字典.手部》。


#「」另兼正字。

A00347
A00347-002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木部》。

▲此字釋義為芒刺時,為「刺」之異體。


=>」之異體。

注音 (一)ㄘˋ (二)ㄘˋ
漢語拼音 (一)cì (二)cì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

」為「刺」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刀部》:「: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從刀朿、朿亦聲。」按:此刺字之本義。另外,「刺」字尚有二義:一、針刺也,見《龍龕手鏡.刀部》:「:七亦反。刺穿也。又七賜反,針刺也。」二、芒刺也,即「朿」之俗字,《佩觿.卷下》:「刺剌:上七賜翻,芒刺;又千亦翻,鍼刺。」據此,「刺」之別一義為「朿」,芒刺也,而「朿」之異體或作「」,《四聲篇海.木部》則云:「:七賜反,木芒也,今作刺。」據此,其為「刺」之部分異體,即「芒刺」義之異體,無可疑也。

()

=>」之異體。

A00347
A00347-004-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經典文字辨證書.刀部》。

◎「」,今標準字體作「莿」。

#「」另兼正字。

注音 ˋ #ㄘˋ
漢語拼音 cì #cì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刺」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刀部》:「: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從刀朿、朿亦聲。」段注本《說文解字.艸部》:「按:《方言》祇作刺,即從艸,亦當與茦篆相屬。恐後人增之。」據段注意,「」字當為「刺」之異體。《經典文字辨證書.刀部》:「刺正別:《爾雅》『刺』,陸德明曰:本又作。」據此,「」為「刺」之別體,可信。

」,今標準字體作「莿」。

#「」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去聲.五寘.頁348.右
隸辨
卷四.去聲.五寘.頁484.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刀部.頁49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下.頁41.右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五寘.七賜切.頁468
入聲.二十二昔.七迹切.頁742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四.去聲.五寘.頁67.右
六書正譌
去聲.四寘至志韻.頁118.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三.去聲.二寘.頁552.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刀部.頁6.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四.一字數音.頁583
卷一.偏旁相似.頁162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121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去聲.頁515.左
卷六.居上去聲.頁514.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9 2: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