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ㄏㄨㄟˋ
洗臉。《說文解字.水部》:「沬,洒面也。」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然陵一呼勞軍,士無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飲泣。」
(二) ㄇㄟˋ
1. 微明之光。《易經.豐卦.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沬。」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周易音義》:「沬,微昧之光也。」
2. 地名。春秋時衛邑,故址位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淇縣。
(三) ㄇㄛˋ
「沫」之異體。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血部》。
《正字通.血部》。
《中文大辭典.血部》。
「」為「沬」之異體。
「」之字形,見於《四聲篇海.血部》,音悔。血面也。
依《四聲篇海.水部》沬,與頮同。《四聲篇海.面部》靧,與頮同。另見《正字通.血部》,靧字之訛。《正字通.頁部》頮,同。則此諸字乃同字異形。「」為「靧」之訛,當從沬血飲泣,血沾面衍義,而新構之會意字。既同「沬」字,故收「」為「沬」之異體。
《異體字手冊.十八畫》。
《集韻.去聱.隊韻》。
《字彙.面部》。
《中文大辭典.面部》。
「靧」為「沬」之異體。
「靧」之字形,見於《集韻.去聲.隊韻》沬,或作靧。《玉篇.面部》靧,洗面。
《正字通.面部》靧,注云:「《禮.內則》作,篆作,俗作靧。」又《經典文字辨證書.水部》沬,別作靧。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沬,注云:「《說文》作頮,從兩手匊水而洒其面會意也。《內則》作靧,從面貴聲。蓋漢人多用靧字」。
則「靧」字當從「沬」、「頮」之義形變,諸字既為同字異形,故以「靧」為「沬」之異體。
《龍龕手鑑.面部》。
《漢語大字典.面部》。
《重訂直音篇.卷一.頁部》。
《龍龕手鑑.頁部》。
《字彙補.頁部》。
《中文大辭典.頁部》。
《字彙.頁部》。
《玉篇零卷.水部.頮字》。
《漢語大字典.頁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