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156A00156A00156A00156A00156
字號A00156正字 - 07 - 09 
說文釋形,迫也。从人,足聲。(七玉切)
注音ㄘㄨ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急迫、緊迫。說文解字.人部:「促,迫也。」新唐書.卷九七.列傳.魏徵:「密得寶藏輒稱善既聞徵所為,促召之。」聊齋志異.卷一○.素秋:「駭異聞,素秋促入,慘然曰:『兄弟何以隔閡?』」

2. 急速、快速。玉篇.人部:「促,速也。」資治通鑑.卷五一.漢紀四十三順帝陽嘉二年:「大司農劉據以職事被譴,召尚書,傳呼,又加以捶撲。」聊齋志異.卷八.崔猛:「途遇數人,縶一男子,呵罵,加以捶。」

3. 催迫。如:「督促」、「敦促」。字彙.人部:「促,催也。」唐.李白〈魯郡堯祠送吳王之琅琊詩:「日色促歸人,連歌倒芳樽。」《三國演義》第五三回:「玄德自雲長來取長沙,與孔明隨後催人馬接應。」

4. 靠近、靠攏。如:「促膝長談」。廣韻.入聲.燭韻:「促,近也。」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日暮酒合尊。」晉.左思〈蜀都賦〉:「合樽促席,引滿相罰。」

5. 短。字彙.人部:「促,短也。」晉.無名氏〈同生曲〉二首之:「人生不滿百,常抱千歲憂。早知人命促,燭夜行遊。」唐.柳宗元〈封建論〉:「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而促。」

6. 小、狹窄。如:「地促人稀」。字彙.人部:「促,局促,小貌。三國魏.阮籍〈元父賦〉:「故其城郭,卑小局。」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宋.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智窮兵敗,土疆日促。

A00156
A00156-001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燭韻.字》引〈樊安碑〉。


注音 ㄘㄨ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促」之異體。促,《說文解字.人部》作「」,云:「迫也。從人足聲。」按:此一形構,見於〈樊安碑〉,收入《隸辨.入聲.燭韻》,另見於《宋元以來俗字譜.人部》引〈嶺南逸事〉及《佛教難字字典.部》,故可收為「促」之異體。

A00156
A00156-002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人部.促字》引〈中22.173.下-5〉。


A00156
A00156-003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燭韻.字》引〈西狹頌〉。


A00156
A00156-004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促字》引〈魏肆州刺史和邃墓誌〉。

《中華字海.彳部》。


A00156-006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走部.字》。

《四聲篇海.走部》。


#「」另兼正字。

A00156
A00156-005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足部.字》。

《字彙.足部》。

《中華字海.足部》。


#「C13912」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三燭.頁659.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足部.頁119
廣韻
集韻
入聲.三燭.趨玉切.頁653
入聲.四覺.測角切.頁660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入聲.二沃燭韻.頁164.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三.恭上入聲.頁277.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足部.頁1412.A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3: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