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形容短羽鳥飛翔的樣子。見《說文解字.部》。
(2) 形容頸背僵硬,俯仰無法自如的樣子。漢.張機《傷寒論.卷二.辨痙濕暍脈證》:「太陽病,項背強,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金.成無己.注:「者,伸頸之貌也。」
2.古代的一種兵器,或無刃或有刃。無刃者是作為儀杖的禮兵。同「殳」。《正字通.部》:「《精蘊》:『,擊兵也。象建於兵車而不用,故其首有垂斿形。執之前驅赴敵,則加又為殳。』……殳之建於車上,與人之執以前驅,雖微分動靜,其為殳一也。」
〔關鍵文獻〕
《玉篇》。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