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暴 |
释义 | 暴 《説文》:「㬥,晞也。从日,从出,从収,从米。𣋴,古文㬥。从日,麃聲。」段玉裁注:「日出而竦手舉米曬之,合四字會意……經典皆作暴。」 (一)pù 《廣韻》蒲木切,入屋並。又薄報切。藥部。 晒,晒干。后作「曝」。《廣韻·屋韻》:「暴,日乾也。」又《号韻》:「暴,晞也。」《小爾雅·廣言》:「㬥(暴),曬也。」《周禮·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練。」鄭玄注:「暴練,練其素而暴之。」賈公彦疏:「春暴練者,以春陽時陽氣燥達,故暴曬其練。……素即絹也。」《論衡·解除》:「暴穀于庭,雞雀啄之。」宋沈括《夢溪筆談·藥議》:「(枸杞)全少核,暴乾如餅,極膏潤有味。」 (二)bào 《廣韻》薄報切,去号並,宵部。 ①暴露;显示。《孟子·萬章上》:「暴之於民,而民受之。」《史記·淮陰侯列傳》:「暴其所長於燕,燕必不敢不聽從。」宋辛棄疾《美芹十論·審勢》:「如聞偽許王以庶長出守於汴,私收民心,而嫡少嘗暴之於其父,此豈能終以無事者哉。」 ②凶残;暴虐。《正字通·日部》:「暴,横也。」《易·繫辭上》:「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孔穎達疏:「小人居上位必驕慢,而在下必暴虐為政。」《新五代史·梁太祖母文惠皇后王氏傳》:「太祖剛暴多殺戮,后每誡之,多賴以全活。」清張維屏《三元里》:「晴空驟雨忽傾盆,凶夷無所施其暴。」 ③损害;糟蹋。《禮記·王制》:「田不以禮,曰暴天物。」孔穎達疏:「若田獵不以其禮,殺傷過多,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隋書·趙軌傳》:「在道夜行,其左右馬逸入田中,暴人禾。」《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這也算自暴自棄了。」 ④欺凌;侵害。《廣韻·号韻》:「暴,侵暴。」《國語·晋語八》:「忠不可暴,信不可犯。」韋昭注:「不可侵暴。」唐柳宗元《貞符》:「雪霜風雨雷雹暴其外,于是乃知架巢空穴。」《續資治通鑑·元順帝至正十六年》:「苗軍有暴于境者,即收殺之,凛凛莫敢犯。」 ⑤轻侮;轻慢。《吕氏春秋·至忠》:「何其暴而不敬也。」高誘注:「下陵其上謂之暴。」《韓非子·八説》:「人主輕下曰暴。」《漢書·禮樂志》:「治身者斯須忘禮,則暴嫚入之矣。」 ⑥急骤;猛烈。《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故倒行暴施之。」司馬貞索隱:「暴者,卒也,急也。」《水經注·江水》:「江水又東逕流頭灘,其水竝峻激奔暴,魚鼈所不能游。」宋蘇洵《諫論下》:「須臾顧見猛虎,暴然相逼,則怯者不待告。」 ⑦急躁。如:暴跳如雷。《史記·佞幸列傳序》:「至漢興,高祖至暴抗也。」司馬貞索隱:「言暴猛伉直。」唐皮日休《周昌相趙論》:「苟剛暴則勝柔,柔久則勝剛,物之常理也。」《封神演義》第三回:「吾因一時暴躁,題詩反商。」 ⑧风暴,晴天骤起的大风。《爾雅·釋天》:「日出而風為暴。」邢昺疏:「孫炎云:『陰雲不興,而大風暴起。』然則為風之暴疾。」又急雨。也作「瀑」。《詩·邶風·終風》:「終風且暴,顧我則笑。」按:《説文》引作「瀑」,云:「疾雨也。」 ⑨短促。《大戴禮記·保傅》:「何殷、周有道之長,而秦無道之暴?」盧辯注:「暴,卒疾也。」 ⑩空手搏击。《爾雅·釋訓》:「暴虎,徒搏也。」郭璞注:「空手執也。」郝懿行義疏:「㬥(暴)者,搏也。」《詩·鄭風·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獻于公所。」朱熹注:「暴,空手搏獸也。」《吕氏春秋·安死》:「不敢暴虎。」高誘注:「無兵搏虎曰暴虎。」宋蘇軾《策别》:「人固有暴猛獸而不操兵,出入於白刃之中而色不變者。」 ⑪副词。表示情态,相当于「突然」。《廣雅·釋詁二》:「㬥(暴),猝也。」《晏子春秋·内篇諫上二十五》:「景公使圉人養所愛馬,暴死。」《北史·藝術傳下·姚僧垣》:「大將軍樂平公竇集暴感風疾,精神瞀亂,無所覺知。」明張居正《葬地論》:「而子孫崛起暴貴者,又不可勝數也。」 ⑫古代行政单位名称,方六里之地为暴。又古代居民点的名称,五十家为暴。《管子·乘馬》:「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五部命之曰聚。……五家而伍,十家而連,五連而暴。」 ⑬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春秋·文公八年》:「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杜預注:「暴,鄭地。」 ⑭姓。《廣韻·号韻》:「暴,姓。漢有繡衣使者暴勝之。」《華陽國志·大同志》:「建平都尉暴重殺宇及攀。」 (三)bó 《集韻》北角切,入覺幫。藥部。 鼓起;凸出。又作「㿺」。《集韻·覺韻》:「㿺,墳起也。亦省。」《周禮·考工記·旊人》:「凡陶旊之事,髻墾薛暴不入市。」鄭玄注:「薛,破裂也;暴,墳起不堅致也。」《紅樓夢》第六十回:「你倒會扭頭暴筋,瞪着眼,撴摔我。」茅盾《三人行》:「此时有人走进房来,方的脸,暴眼睛,阔肩膀,稍显得粗鲁。」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