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憚 |
释义 | 憚〔惮〕 《説文》:「憚,忌難也。从心,單聲。一曰難也。」 (一)dàn 《廣韻》徒案切,去翰定。元部。 ①畏难;畏惧。《説文·心部》:「憚,忌難也。」段玉裁注:「凡畏難曰憚,以難相恐嚇亦曰憚。」《廣雅·釋詁三》:「憚,難也。」《詩·小雅·緜蠻》:「豈敢憚行,畏不能趨。」鄭玄箋:「憚,難也。」《論語·學而》:「過,則勿憚改。」《説苑·復恩》:「君不能報臣之功,而憚刑賞者,亦亂之基也。」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我也不辭年紀老,豈憚路途遥。」 ②敬畏。《漢書·東方朔傳》:「昔伯姬燔而諸侯憚,奈何乎陛下?」顔師古注引應劭曰:「憚,敬也。敬其節直也。」《新唐書·李光弼傳》:「其為諸將憚服類此。」宋蘇軾《陳公弼傳》:「自王公貴人,皆嚴憚之。」 ③憎恶;忌恨。《方言》卷十三:「憚,惡也。」《廣韻·翰韻》:「憚,忌惡也。」《三國志·吴志·吴主傳》:「權内憚羽,外欲以為己功,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 ④盛怒;威盛貌。《方言》卷六:「憚,怒也。」《廣雅·釋詁三》:「憚,怒也。」王念孫疏證:「憚亦威之盛,義與僤怒之僤相近。」《莊子·外物》:「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赫千里。」《戰國策·秦策四》:「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也,王之威亦憚矣。」王念孫雜志:「憚者,盛威之名……此言秦之威盛,非謂六國憚秦之威也。」 ⑤用同「弹(tán)」。动弹。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不思量茶飯,怕待動憚。」明湯顯祖《邯鄲記·西諜》:「太師呵,你教俺没事的䛸人反,將何動憚?」 ⑥通「癉」。劳苦。《集韻·换韻》:「癉,《説文》:『勞病也。』或从心。」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乾部》:「憚,叚借為癉。」《詩·小雅·大東》:「契契寤歎,哀我憚人。」毛傳:「憚,勞也。」陸德明釋文:「憚,字亦作癉。」《韓非子·三守》:「惡自治之勞憚。」陈奇猷集釋引孫子書曰:「憚讀為癉。」 ⑦通「亶(dǎn)」。诚实。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乾部》:「憚,叚借又為亶。」《大戴禮記·文王官人》:「鄉黨之間,觀其信憚也。」王引之述聞:「憚,讀為亶。亶,誠也,信也。」 (二)dá 《集韻》當割切,入曷端。月部。 通「怛」。 (三)chǎn 《集韻》齒善切,上獼昌。 轻慢。《集韻·𤣗韻》:「憚,慢㑥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