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憙 |
释义 | 憙 《説文》:「憙,説也。从心,从喜,喜亦聲。」 xǐ 《廣韻》虚里切,上止曉。又許記切。之部。 ①喜悦。后作「喜」。《説文·喜部》:「憙,説也。」段玉裁注:「説者,今之悦字。」徐灝箋:「喜、憙古今字。」《玉篇·心部》:「憙,樂也。」《荀子·堯問》:「楚莊王以憂,而君以憙。」《史記·高祖本紀》:「諸所過毋得掠鹵,秦人憙,秦軍解,因大破之。」宋陸游《開東園路北至山腳》:「今朝有憙誰能識,不用人扶亦自行。」 ②喜好;爱好。《廣韻·志韻》:「憙,好也。」《穀梁傳·桓公六年》:「陳侯憙獵,淫獵于蔡,與蔡人争禽。」《樂府詩集·相和歌辭·陌上桑》:「羅敷憙𧕽桑,採桑城南隅。」金元好問《劉時舉節制雲南》:「幽并豪俠憙功名,咄嗟顧盼風雲生。」 ③指容易发生某种变化。《齊民要術·種麻》:「有葉者,憙爛。」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