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逃 |
释义 | 逃 《説文》:「逃,亡也。从辵,兆聲。」 táo 《廣韻》徒刀切,平豪定。宵部。 ①逃亡;逃走。《説文·辵部》:「逃,亡也。」《玉篇·辵部》:「逃,逃亡也。」《春秋·莊公十七年》:「秋,鄭詹自齊逃來。」杜預注:「詹不能伏節守死以解國患,而遁逃苟免,書逃以賤之。」《史記·項羽本紀》:「漢之四年,項王進兵圍成皋。漢王逃,獨與滕公出成皋北門。」唐柳宗元《童區寄傳》:「逃未及遠,市者還,得童大駭。」陈毅《孟良崮战役》:「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又指逃亡的人。《書·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孔傳:「言紂棄其賢臣,而尊長逃亡罪人,信用之。」 ②躲避。《廣雅·釋詁三》:「逃,避也。」《左傳·襄公三年》:「事君不辟難,有罪不逃刑。」《論衡·語增》:「高祖又逃吕后于澤中,吕后輒見上有雲氣之驗;武王不聞有此。」唐孟郊《寒夜百姓吟》:「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朱德《冀中战况》:「国贼难逃千载骂,义师能奋万人心。」 ③离开,离去。《廣韻·豪韻》:「逃,去也。」《孟子·盡心下》:「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趙岐注:「逃者,去也。」《國語·晋語一》:「與其勤而不入,不如逃之。」韋昭注:「逃者,去也。」《禮記·曲禮下》:「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鄭玄注:「逃者,去也。」唐杜甫《酒中八仙歌》:「蘇晋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仇兆鰲注:「逃禪猶逃墨逃楊,是逃而出……後人以學佛為逃禪,誤矣。」 ④窜匿。《楚辭·景差〈大招〉》:「冥淩浹行,魂無逃只。」王逸注:「逃,竄也。」 ⑤播。《篇海類編·人事類·辵部》:「逃,播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