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𠬜,引也。从反廾。𢸅,𠬜或从手从樊。」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从或體,而又變作『攀』。」

pān 《廣韻》普班切,平删滂。元部。

①攀援;抓住某物向上爬。《廣雅·釋詁一》:「攀,引也。」《正字通·手部》:「攀,自下援上也。」《莊子·馬蹄》:「鳥鵲之巢,可攀援而闚。」《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徐霞客遊記·遊武彝山日記》:「級盡,有鐵索横繫山腰,下鑿坎受足。攀索,轉峯而西。」

②挽;拉。《國語·晋語八》:「攀輦即利而舍,候遮扞衛不行。」韋昭注:「攀,引也。」《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七回:「花榮滿滿地攀着弓,覷得親切,照面門上颼的一箭。」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十六:「他一把攀住我的肩膀,使劲拽我走。」

③牵扯;牵连。佚名《抱粧盒》第三折:「那厮打得昏了,休聽他胡攀亂指者。」《三國演義》第一百回:「孔明曰:『他倒救你,你反攀他。』」林則徐《籌議嚴禁鴉片章程摺》:「恐訐告誣攀,賄縱索詐之風,因而愈熾。」

④攀附;依附。《史記·韓長孺列傳》:「有如太后宫車即晏駕,大王尚誰攀乎?」李白《懷仙歌》:「仙人浩歌望我來,應攀玉樹長相待。」鲁迅《呐喊·白光》:「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

⑤援引;援用。王溥《唐會要》卷三十九:「其制勅不言自今以後永為常式者,不得攀引為例。」馬致遠《漢宫秋》第一折:「明夜裏西宫閤下,你是必悄聲兒接駕,我則怕六宫人攀例撥琵琶。」

⑥缠。《大金國志·太宗文烈皇帝五》:「至于兀术,尚以箭瘡,帛攀其臂。」

⑦赶;追。杜甫《戲為六絶句》之五:「竊攀宜方駕,恐與作後塵。」陳鴻墀《全唐文紀事·評騭四》:「予知志不息,異日必能跨而攀。」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有作,方欲上攀。」

⑧摘取;折。南朝江淹《别賦》:「攀桃李兮不忍别,送愛子兮霑羅裙。」李白《江夏送張丞》:「藉草依流水,攀花贈遠人。」《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讓人婆娑而舞。」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9: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