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垂 |
释义 | 垂 《説文》:「垂,遠邊也。从土,𠂹聲。」 (一)chuí 《廣韻》是為切,平支禪,歌部。 ①边疆,边际。后作「陲」。《説文·土部》:「垂,遠邊也。」朱駿聲通訓定聲:「書傳皆以陲為之。」《字彙·土部》:「垂,疆也。」《荀子·臣道》:「邊境之臣處,則疆垂不喪。」楊倞注:「垂,與陲同。」三國魏曹植《白馬篇》:「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唐元稹《酬樂天》:「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 ②堂边檐下靠阶的地方。《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孫星衍疏:「蓋堂下之邊也。」 ③旁边。《文選·王粲〈詠史〉》:「妻子當門泣,兄弟哭路垂。」李善注:「垂,邊也。」又指近,靠近。《漢書·爰盎傳》:「千金之子不垂堂。」顔師古注:「垂堂,謂坐堂外邊。」明何景明《青石崖棧》:「慎爾千金軀,永念垂堂語。」 ④自上缒下;东西一头向下挂着。如:垂挂;垂柳。《易·繫辭下》:「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孔穎達疏:「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長大,故曰垂衣裳也。」南朝梁元帝《折楊柳》:「巫山巫峽長,垂柳復垂楊。」宋陸游《七十》:「身世蠶眠將作繭,形容牛老已垂胡。」 ⑤留传。如:名垂后世;千秋永垂。《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迹自身,克勤無怠,以垂憲乃後。」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⑥低;低下。如:垂头丧气。《莊子·説劍》:「吾王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晋何晏《景福殿賦》:「若仰崇山而戴垂雲。」唐杜甫《旅夜書懷》:「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⑦流下;滴下(指眼泪、口水、露水等)。如:垂涎三尺。《戰國策·燕策三》:「高漸離擊筑,荆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漢賈誼《新書·匈奴》:「一國聞之者、見之者,垂㵪(涎)而相告。」《後漢書·仲長統傳》:「垂露成幃,張霄成幄。」董必武《闻杜斌丞先生在西安遇害,为长句弔之》:「秋风惨淡西安市,万户伤心泪暗垂。」 ⑧敬辞。用于尊称别人的行动,犹言「俯」、「惠」。《越絶書·外傳紀策考》:「寡人垂意聽子之言。」三國魏曹植《求通親表》:「願陛下沛然垂詔,使諸國慶問,四節得展。」唐李白《贈崔司户文昆季》:「垂恩儻丘山,報德有微身。」李大钊《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我今就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稍有陈说,望我亲爱的青年垂听。」 ⑨将近;将及。如:垂暮;功败垂成。《廣韻·支韻》:「垂,幾也。」《集韻·寘韻》:「垂,將及也。」《後漢書·隗囂傳》:「吾年垂四十,在兵中十歲,厭浮語虚辭。」《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一》:「迨十六,城垂破,賊忽退師,以何天衢襲其穴也。」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从帝国主义恶魔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 ⑩同「𦉈」。《墨子·備城門》:「城門上所鑿以救門火者,各一垂水,火〔容〕三石以上,大小相雜。」孫詒讓閒詁引畢沅云:「垂,𦉈字省。《説文》云:『𦉈,小口罌也。』」 ⑪传说中的古代人名。《世本》称垂作规矩准绳,作耒,作耜,作耨,作铫。(见清雷學淇辑佚本)《墨子·非儒下》:「巧垂作舟。」 ⑫春秋地名。 (二)zhuì 《集韻》馳偽切,去寘澄。 古乡名。《集韻·寘韻》:「垂,鄉名,在蘄縣。」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