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扑〕

《説文》:「撲,挨也。从手,菐聲。」

(一)pū 《廣韻》普木切,入屋滂。又蒲角切。屋部。

①打;击。《説文·手部》:「撲,挨也。」王筠句讀:「《字林》:『手相搏曰撲也。』撲,打也。」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四引《通俗文》:「連杖曰撲。」《廣韻·覺韻》:「撲,相撲也。」《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淮南子·説林》:「蔭不祥之木,為雷電所撲。」高誘注:「撲,擊也。」杜甫《又呈吴郎》:「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②箠杖。韋應物《示從子河南尉班》:「永泰中,余任洛陽丞,以撲抶軍騎。」

③拍拭;轻轻擦。《廣韻·屋韻》:「撲,拂著。」《集韻·屋韻》:「撲,拭也。」杜甫《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峽》:「石苔凌几杖,空翠撲肌膚。」《本草綱目·百病主治藥·傅撲》:「麻黄根——同牡蠣乾薑撲,又同硫磺末撲之。」

④某些拍、拭的用具。如:粉扑;毯扑。

⑤(翅膀)拍击。如:扑着翅膀。

⑥用力向前冲;全身伏向。韓愈《永貞行》:「蠱蟲羣飛夜撲燈,雄虺毒螫墮股肱。」《水滸全傳》第二十三回:「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鲁迅《呐喊·阿Q正传》:「(阿Q)于是只得扑上去。」

⑦喻指烟、气之类直冲(人的感官)。劉基《賣柑者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封神演義》第四回:「淅凛凛寒風撲面。」《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而中亦狹而深,穢氣撲人。」

⑧满,遍。《方言》卷三:「撲,盡也。南凡物盡生者曰𢷏生。」郭璞注:「今種物皆生曰𢷏地生也。」錢繹箋疏:「𢷏,亦作撲。撲即𢷏之省。」《文選·鮑照〈蕪城賦〉》:「廛閈撲地,歌吹沸天。」李善注引《方言》曰:「撲,盡也。」

⑨倾覆;倒下。《正字通·手部》:「撲,踣也。」韓愈等《納凉聯句》:「危簷不敢憑,朽机懼傾撲。」《水滸全傳》第三十六回:「(宋江)向前來扶他,不覺自家也頭暈眼花,撲地倒了。」湯顯祖《牡丹亭·旅寄》:「卻怎生凍折了擎天柱,撲倒了紫金梁?」

⑩方言。伏;趴。如:扑在桌子上看地图。

⑪围棋术语。投。《圍棋義例·詮釋》:「撲,投也,以我子投彼穴中,使其急救曰撲,所以促其著也。」

⑫古代博戏名。民间盛行,用钱为博具,掷地用字幕定输赢,叫扑卖。孟元老《東京夢華録》卷七:「有以一笏撲三十笏者,以至車馬、地宅、歌姬、舞女,皆約以價而撲之。」《古今小説·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只見一個撲魚的在門前叫撲魚,郭大郎遂叫住撲。」《今古奇觀·趙縣君喬送黄柑子》:「(宣教)撲上兩三箇時辰,再撲不得一箇渾成來。」

⑬持。一说为曲簿,蚕具。《淮南子·時則》:「具撲曲筥筐。」高誘注:「撲,持也,三轉謂之撲。」莊逵吉校:「三轉謂之撲,别駕云,當作三輔謂之撲。編修云:撲,即曲簿。《説文解字》曰:專,六寸簿也。三轉或當作三專。三專者,一尺有八寸。」

(二)bǔ 《集韻》博木切,入屋幫。

〔撲桃〕西域地名。《集韻·屋韻》:「撲,撲桃,西域地名。」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0 6: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