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傥〕

《説文新附》:「儻,倜儻也。从人,黨聲。」

(一)tǎng 《廣韻》他朗切,上蕩透。陽部。

①〔倜儻〕见「倜」。

②精神恍惚、自失的样子。《莊子·田子方》:「文侯儻然,終日不言。」陸德明釋文:「儻,司馬云:失志貌。」三國嵇康《釋私論》:「儻然無措。」

③副词。或许。《字彙·人部》:「儻,或然之詞。」《史記·孔子世家》:「蓋周文武豐鎬而王,今雖小,儻庶幾乎!」南朝王筠《代牽牛答織女》:「新知與生别,由來儻相值。」《資治通鑑·漢高帝十一年》:「吕后欲召,恐其儻不就。」胡三省注:「儻,或然之辭。」

④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倘若」、「如果」。《史記·伯夷列傳》:「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張守節正義:「儻,未定之詞也。為天道不敢的言是非,故云儻也。」三國曹植《王仲宣誄》:「儻獨有靈,游魂泰素。」趙嘏《關山别蕩子》:「儻見征西雁,應傳一字還。」

⑤通「黨(dǎng)」。偏私。《莊子·天下》:「時恣縱而不儻。」成玄英疏:「隨時放任而不偏黨。」《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難行君道知無儻,每慮慈心尚有乖。」

⑥用同「躺」。卧。佚名《賺蒯通》第一折:「賞我一斗好酒一肩肉,𠳹的又醉又飽整整儻了半个月。」《金瓶梅》第二十五回:「這小猴子儻在地下死了半日。」

(二)tàng 《廣韻》他浪切,去宕透。陽部。

①侥幸;意外。《玉篇·人部》:「儻,倖也。」《正字通·人部》:「儻,儵忽不可期也。」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皆謂不意得之者為儻來。」《莊子·繕性》:「物之儻來寄者也。」成玄英疏:「儻者,意外忽來者耳。」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題郡樓兼呈周殷二判官》:「盛時儻來合慚愧,壯歲忽去還感傷。」《新唐書·太宗諸子傳·紀王慎》:「况榮寵貴盛,儻來之物,可恃以陵人乎?」

②希望。《集韻·宕韻》:「儻,希望也。」張華《永懷賦》:「儻皇靈之垂仁,長收懽于永己。」

③姓。《萬姓統譜·漾韻》:「儻,見《姓苑》。」

(三)chǎng 《集韻》齒兩切,上養昌。

弘敞无偏。《集韻·養韻》:「儻,弘敞無偏也。」

(四)chèng 《集韻》恥孟切,去映徹。陽部。

不动意。《集韻·映韻》:「儻,不動意。」《莊子·天地》:「失其所謂,儻然不受。」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6: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