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元,始也。从一,从兀。」高鸿缙《中國字例》:「(元,)意為人之首也。名詞。从人,而以『·』或『二』指明其部位,正指其處,故為指事字。」

yuán 《廣韻》愚袁切,平元疑。元部。

①人头。《爾雅·釋詁下》:「元,首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先軫)免胄入師,死焉。人歸其元,面如生。」杜預注:「元,首也。」《漢書·叙傳下》:「上正元服。」顔師古注:「武帝不冠不見(汲)黯,故云『上正元服』也。元,首也,故謂冠為元服。」三國曹植《雜詩六首》之六:「國讎亮不塞,甘心思喪元。」

②长(zhǎng);为首的。如:元首;状元;元凶。《廣雅·釋詁四》:「元,長也。」《左傳·僖公二十七年》:「作三軍,謀元帥。」孔穎達疏:「元,長也,謂將帥之長。」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桴鼓一震,而元凶折首。」

③始;第一。古人习惯称始年及每年的一月、每月的一日为元,以「元」代「一」。《説文·一部》:「元,始也。」《公羊傳·隱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南朝宗懔《荆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新五代史·漢本紀論》:「人君即位稱元年,常事爾……其謂一為元,亦未嘗有法,蓋古人之語爾。」徐無黨注:「古謂歲之一月,亦不云一,而曰正月……大抵古人言數多不云一,不獨謂年為元也。」

④哲学概念,指天地万物的本原。如:一元论。《易·乾》:「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鶡冠子·王鈇》:「天始於元。」《春秋繁露·重政》:「故元者為萬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曹操《陌上桑》:「絶人事,遊渾元。」孟郊《達士》:「達人識元化,變愁為高歌。」

⑤本;原来。后作「原」。顧炎武《日知録》卷三十二:「元者,本也。本官曰元官,本籍曰元籍,本來曰元來。人多此語,後人以『原』字代之。」《文選·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李善注:「元元本本,謂得其元本也。」陸游《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養了兩天,漸漸復元。」

⑥大。《廣韻·元韻》:「元,大也。」《詩·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啟行。」傳:「元,大也。」《史記·魯周公世家》:「今我其即命於元龜。」裴駰集解引馬融曰:「元龜,大龜也。」《三國志·魏志·高柔傳》:「逮至初,之儔并以元勳代作心膂。」

⑦善。《書·舜典》:「柔遠能邇,惇德允元。」傳:「元,善之長。」《左傳·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謂之八元。」杜預注:「元,善也。」《後漢書·張衡傳》:「抨巫咸以占夢兮,廼貞吉之元符。」李賢注:「元,善也。」

⑧基本的。如:元素。

⑨古代历法(三统历)计算单位。《論衡·譋時》:「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漢書·律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經歲四千五百六十,災歲五十七。」

⑩数学名词。代数式中用以表示未知数的文字称元。如:一元一次方程式;二元一次方程式。

⑪货币的一种。也用作货币单位。如:银元;铜元;一元二角。

⑫同「玄」。人因避始祖玄朗讳,遇玄字改作元。清代因避康熙玄烨讳,改「玄」作「元」。如:「玄色」改作「元色」;「玄妙」改作「元妙」等。

⑬通「頑(wán)」。《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道經》:「衆人皆有以,我獨門元以鄙。」按:今本《老子》第二十章作「頑似鄙」。

⑭朝代名。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1279年灭南宋,定都燕京(后改称大都,即今北京)。1368年被朱元璋推翻。

⑮姓。《通志·氏族略三》:「氏,《左傳》大夫元咺之後也。食邑於,今大名府元城是其地,子孫以邑為氏。又(鮮卑族)拓拔氏……至道武皇帝始改號,至孝文帝更為氏,都洛陽。又有紇骨氏改為氏。又有是云氏改為氏。又有氏改為氏。」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3 10: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