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一)láng 《廣韻》魯當切,平唐來。

〔踉䠙〕
欲行貌。《玉篇·足部》:「踉,踉䠙,欲行皃。」《集韻·唐韻》:「踉,踉䠙,欲行。」
行貌。《廣韻·唐韻》:「踉,踉䠙,行皃。」沈鯨《雙珠記·姑婦相逢》:「望天涯叠嶂層巒,苦弓鞋無任踉䠙。」

(二)liáng 《廣韻》吕張切,平陽來。

跳跃。《廣韻·陽韻》:「踉,跳踉也。」《六書故·人九》:「踉,跳踉,高蹈也。」《字彙·足部》:「踉,跳踉,勇躍貌。」雷浚《説文外編》卷十六:「踉,跳踉也。《説文》無踉字。」《搜神後記·諸葛長民》:「諸葛長民富貴後,常一月中輒十數夜眠中驚起,跳踉,如與人相打。」柳宗元《三戒·黔之驢》:「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㘚,斷其喉,盡其肉,乃去。」章炳麟《序〈革命军〉》:「数人者,文墨议论,又往往务为温藉,不欲以跳踉搏跃言之,虽余亦不免是也。」

(三)liàng 《廣韻》力讓切,平漾來。

〔踉蹡〕也作「踉蹌」。
行不迅疾貌。《唐韻殘本·漾韻》:「踉,踉蹡,行不迅貌。」《廣韻·漾韻》:「踉,踉蹡,行不迅也。」《文選·潘岳〈射雉賦〉》:「褰微罟以長眺,已踉蹡而徐來。」李善注引徐爰注:「踉蹡,乍行乍止,不迅疾之貌也。」南朝梁簡文帝《妾薄命》:「王嬙貌本絶,踉蹌入氈帷。」杜甫《封西岳賦》:「山靈秉鉞而踉蹡,海若護蹕而參差。」
走路不稳。《字彙·足部》:「踉,踉蹡,行不正也。」胡鳴玉《訂譌雜録》卷二:「踉蹡,行不正貌。踉音亮,蹡去聲,二字與平聲義不同。」韓愈《贈張籍》:「君來好呼出,踉蹡越門限。」劉基《古樂府·久别離》:「久别離,别時小兒未解語。今日踉蹡庭下來,向人問爺淚如雨。」茅盾《子夜》四:「(阿二)一眼看见曾沧海脸色变成死白,手指簌簌地抖,一个踉跄就躺在烟榻上。」又引申为世道、器物等不正。陸龜蒙《紀事》:「聖道庶經營,世途多踉蹌。」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俗不能為兔毫筆,率用雞毛,其鋒踉蹡不聽使。」
欲行貌。《集韻·漾韻》:「踉,踉蹡,欲行皃。」

(四)làng 《集韻》郎宕切,去宕來。

〔踉䠙〕行遽貌。《集韻·宕韻》:「踉,踉䠙,行遽皃。」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7: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