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时〕

《説文》:「時,四時也。从日,寺聲。旹,古文時,从之、日。」徐鍇繫傳:「古文从日,之聲。」商承祚《殷虚文字類編》:「此(甲骨文)與書古文合。《無極山碑》時亦作旹,尚存古文遺意。」

shí 《廣韻》市之切,平之禪。之部。

①季度;季节。《説文·日部》:「時,四時也。」《玉篇·日部》:「時,春夏秋冬四時也。」《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論衛·譋時》:「積日為月,積月為時,積時為歲。」顧炎武《日知録》卷一:「是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也。」

②计时单位。
时辰。我国古代以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每一时辰为两小时,合为二十四小时。《廣韻·之韻》:「時,辰也。」《正字通·日部》:「時,十二時。」《周禮·天官·閽人》:「以時啓閉。」鄭玄注:「時,漏盡。」《資治通鑑·唐憲宗元和十二年》:「晡時,門壞。」《儒林外史》第十回:「天生一對好夫妻,年月日時無一不相合。」
小时,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郭沫若《洪波曲》:「二十一日离开汉口后,二十三日上午十一时到达新堤。」

③光阴;岁月。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日部》:「時,引申之為凡歲月日刻之用。」《吕氏春秋·首時》:「天不再與,時不久留。」曹操《精列》:「君子以弗憂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

④指现在或过去的某一个时候,犹言「今时」、「当时」、「那时」。《尹文子·大道下》:「心不畏時之禁,行不軌時之法。」《太平廣記》卷三百六十一引袁郊《甘澤謡》:「今梁公乃時之正人。」《資治通鑑·唐憲宗元和十二年》:「時大風雪,旌旗裂,人馬凍死者相望。」又时候。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緑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⑤按照规定的或一定的时间。如:列车准时到站。《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禮記·玉藻》:「親老,出不易方,復不過時。」孔穎達疏:「復,還也。假旦啓云『日中還』,不得過中。」王安石《上運使孫司諫書》:「又其間必有扞州縣之令而不時出錢者,州縣不得不鞭械以督之。」又及时。《韓非子·説林下》:「不時築,而人果竊之。」陈奇猷校注:「不時築,猶言未及時築之也。」朱熹《答楊宋卿》:「吏事匆匆,報謝不時,足下勿過。」

⑥适时;合于时宜。《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趙岐注:「孔子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商君書·壹言》:「制度時,則國俗可化,而民從制。」《太平廣記》卷九十一引《劇談録》:「鐘律辨則風雨調,號令時則寒暑節。」

⑦时代;时世。《楚辭·離騷》:「固時俗之流從兮,又孰能無變化?」王逸注:「言時世俗人隨從上化若水之流。」三國曹植《送應氏二首》之二:「清時難屢得,嘉會不可常。」柳宗元《封建論》:「聖賢生於其時,亦無以立於天下,封建者為之也。」

⑧时势;时局。《孟子·公孫丑下》:「以其時考之,則可矣。」王安石《次韻舍弟常州官舍應客》:「霜雪紛紛上鬢毛,憂時自悔目空蒿。」秋瑾《黄海舟中》:「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羣才。」

⑨时机;时运。《論語·陽貨》:「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智乎?」陸游《登慧照寺小閣》:「殺身有地初非惜,報國無時未免愁。」《三國演義》第七回:「今不乘時報恨,更待何年!」

⑩时尚;时髦。《隋書·南蠻傳·赤土》:「賜駿等帛各百匹,時服一襲而遣。」朱慶餘《近試上張籍水部》:「粧罷低聲問夫壻,畫眉深淺入時無?」

⑪善,鲜美。《廣雅·釋詁一》:「時,善也。」《詩·小雅·頍弁》:「爾酒既旨,爾殽既時。」傳:「時,善也。」

⑫处,处于。《荀子·修身》:「宜於時通,利以處窮。」王念孫雜志:「引之曰:時亦處也。言既宜於處通,而又利以處窮也。」

⑬承,承受。《書·舜典》:「納于百揆,百揆時叙。」王引之述聞:「時叙者,承叙也。承叙者,承順也。」

⑭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此」、「这」。《爾雅·釋詁下》:「時,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詩·秦風·駟驖》:「奉時辰牡,辰牡孔碩。」鄭玄箋:「時,是。」《樂府詩集·唐祀九宫貴神樂章·豫和六首》之五:「如山之福,惟聖時對。」

⑮伺候;等待。《廣雅·釋言》:「時,伺也。」《易·歸妹》:「歸妹愆期,遲歸有時。」王弼注:「愆期遲歸,以待時也。」《論語·陽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邢昺疏:「謂伺不在家時而往謝之也。」

⑯语法范畴之一。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一般分为三种: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

⑰副词。表示时间、频率。
相当于「常常」、「经常」。《韓非子·八經》:「陰使時循以省衷。」岑參《函谷關歌送劉評事使關西》:「請君時憶外客,行到西多致書。」查繼佐《罪惟録·外志總論》:「須時警飭之,不使有過。」
相当于「有时」、「偶尔」。《韓非子·解老》:「胥靡有免,死罪時活。」《論衡·商蟲》:「或時希出而暫為害,或常有而為災。」歐陽修《蝶戀花》:「花裏黄鶯時一弄,日斜驚起相思夢。」
两个「时」字配合使用,表示时而这样,时而那样;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漢書·鼂錯傳》:「往來轉徙,時至時去。」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运动战》:「作战线的不固定,影响到根据地领土的不固定。时大时小时缩时伸是经常的,此起彼落也往往发生。」

⑱连词。相当于「而」。《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吾獨不得廉頗李牧時為吾將。」王念孫雜志:「時讀為而,而時聲相近,故字相通。」

⑲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呵」。张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三:「時,為語氣間歇之用,猶呵或啊也。」韓愈《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佚名《黄鶴樓》第一折:「玄德公也,若你不來時,萬事罷論;若來呵,便插翅也飛不過這大江去。」《水滸全傳》第五十五回:「既是如此説時,你三人可就京師甲仗庫内,不拘數目,任意選揀衣甲盔刀,關領前去。」

⑳通「塒」。《詩·王風·君子于役》「雞棲于塒」陸德明釋文:「時,如字。本亦作塒,音同。……鑿牆以棲雞。」

㉑通「司(sī)」。掌管。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時,叚借為司。」《莊子·齊物論》:「見卵而求時夜。」陸德明釋文:「崔(譔)云:『時夜,司夜,謂雞也。』」

㉒移植;栽种。后作「蒔」。《書·舜典》:「汝后稷,播時百榖。」孫星衍注疏引鄭玄曰:「時,讀曰蒔。」

㉓水名,即时水。一名耏水,一作如水。《淮南子·墬形》:「。」高誘注:「,皆水名。」

㉔姓。《通志·氏族略五》:「氏,有賢人時子著書,見《孟子》。《新論》有時農。」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8: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