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里,居也。从田,从土。」

lǐ 《廣韻》良士切,上止來。之部。

①人所居住的地方。
乡村的庐舍,后泛指乡村居民聚落。《説文·里部》:「里,居也。」《詩·鄭風·將仲子》:「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俞樾平議:「里,猶廬也。《文選·幽通賦》:『里上仁之所廬。』曹大家注曰:『里、廬皆居處名也。』是里為居處之名,與廬同義。」陶潛《歸園田居五首》之一:「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歸田詩話序》:「公生長多賢之里,山川奇詭秀麗之州。」
城邑的廛里、街坊,今称巷弄。《爾雅·釋言》:「里,邑也。」郭璞注:「謂邑居。」《玉篇·里部》:「里,邑里也。」《周禮·地官·載師》:「以廛里任國中之地。」鄭玄注:「廛,民居之區域也;里,居也。」孫詒讓正義:「通言之,廛里皆居宅之稱。析言之,則庶人農工商等所居謂之廛,士大夫等所居謂之里。」茅盾《子夜》十五:「看着那黑影子曲曲折折跑进了一个龌龊的里。」

②故乡。《史記·汲鄭列傳》:「(汲)黯耻為令,病歸田里。」南朝江淹《别賦》:「割慈忍愛,離邦去里。」《天工開物·乃服·倭緞》:「絲質來自商人,萬里販來,以易胡椒歸里。」

③居住;为邻。《論語·里仁》:「里仁為美。」何晏集解:「曰,里者仁之所居。居於仁者之里,是為美。」按:陸德明釋文曰:「里,猶鄰也。」《文選·張衡〈西京賦〉》:「里其朔,實為咸陽。」李善注引薛綜曰:「里,居也。朔,北也。寔,是也。地居其北,是曰咸陽。」

④古代户籍管理的一级组织。
二十五家。《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為鄰,五鄰為里。」《禮記·郊特牲》:「唯為社事,單出里。」鄭玄注:「二十五家為里。」
五十家。《管子·小匡》:「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十軌為里,里有司。」《鶡冠子·王鈇》:「五家為伍,伍為之長;十伍為里,里置有司。」
七十二家。《尚書大傳》卷四:「八家而為鄰,三鄰而為朋,三朋而為里。」
八十家。《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頌聲作矣」何休注:「在田曰廬,在邑曰里,一里八十户。」
一百家。《管子·度地》:「百家為里。」《禮記·雜記下》:「則里尹主之。」鄭玄注引《王度記》曰:「百户為里,里一尹。」《舊唐書·食貨志上》:「百户為里,五里為鄉。」
一百一十家。《明史·食貨志二》:「以一百十户為一里,里分十甲曰里甲。」《清史稿·食貨志二》:「凡里百有十户,推丁多者為長。」

⑤旧长度单位。
市制一里为一百五十丈,合公制五百米,即二分之一公里。
制三百步为一里。《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為里。」《孔子家語·王言》:「制三百步為里。」
三百六十步为一里。《正字通·里部》:「又路程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顧炎武《日知録》卷三十二:「《穀梁傳》『古者三百步為里』。今以三百六十步為里。」
旧营造库平制一千八百尺为一里。古代亦特指方里。《韓詩外傳》卷四:「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為一井,廣三百步長三百步為一里。」

⑥计算(里程)。《穆天子傳》卷四:「庚辰,天子大朝于宗周之廟,乃里西土之數。」郭璞注:「里謂計其道里也。」又卷五:「天子里圃田之路。」

⑦语气词。《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幸有光嚴童子里,不交伊去唱將來。」今作「哩」。

⑧方言。表人称复数,相当于「们」。刘半农《瓦釜集·开场的歌》:「你里若要我把山歌来唱,先借个煤头火来吃筒烟。」

⑨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别称。《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建武十二年,九真徼外蠻里張游,率種人慕化内屬,封為歸漢里君。」李賢注:「里,蠻之别号,今呼為人。」

⑩通「裏」。里面,内部。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里,叚借為裏。」《素問·刺腰痛論》:「肉里之脈,令人腰痛。」王冰注:「里,裏也。」馬致遠《四塊玉·歎世》:「命里無時莫剛求,隨時過遣休生受。」按:今为「裏」的简化字。

⑪通「悝」。忧伤。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里,叚借為悝。」《詩·小雅·十月之交》:「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傳:「里,病也。」按:《爾雅·釋詁下》「悝,憂也」郭璞注引「里」作「悝」。又《大雅·雲漢》:「瞻卬昊天,云如何里。」鄭玄箋:「里,憂也。」陸德明釋文:「里,如字,憂也。本又作㾖,《爾雅》作悝,並同。」

⑫通「理」。道理,常理。《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九地》:「九地之法,人請(情)之里也。」按:本《孫子》作「人情之理」。

⑬姓。《正字通·里部》:「里,姓。《左傳》里克。《國語》里革。」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0: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