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打 |
释义 | 打 《説文新附》:「打,擊也。从手,丁聲。」 (一)dǎ 《廣韻》德冷切,上梗端。又都挺切,《六書故》都假切。耕部。 ①撞击;敲打。《説文新附·手部》:「打,擊也。」《廣雅·釋言》:「打,棓也。」《魏書·張彝傳》:「以瓦石擊打公門。」唐李商隱《七月二十八日夜聽雨後夢作》:「逡巡又遇瀟湘雨,雨打湘靈五十絃。」清王士禛《帶經堂集》卷六引僧元濟《王子千副使焦麓剔銘圖》:「雷轟浪打日剥蝕,魚龍觝觸莓苔腥。」 ②攻击;攻打。《梁書·侯景傳》:「我在北打賀拔勝,破葛榮。」《水滸全傳》第四十一回:「宋江自和衆頭領在穆弘莊上商議要打無為軍一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③放出;发出。如:打枪;打雷;打信号;打电报。《三國志平話》卷下:「蠻王令人打出虎豹來。」元佚名《陳州糶米》第一折:「既然銀子足了,打與他米去。」叶圣陶《寒假的一天》:「马上打快信去,教表哥务必回家。」 ④注入;扎入。如:给轮胎打气。《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在風門、肝俞、腎俞、三里四個穴道,打了四針。」 ⑤制作;造。如:打刀;打首饰。宋歐陽修《歸田録》卷二:「其義本謂『考擊』,故人相毆,以物相擊,皆謂之打,而工造金銀器亦謂之打可矣,蓋有槌擊之義也。至於造舟車者曰打船打車。」《全唐詩·諺謎·荆棺峽諺》:「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荆棺。」《五燈會元·玄沙師備宗一禪師》:「師叔若學得禪,某甲打鐵船下海去。」《水滸全傳》第三回:「好生打一條六十二斤的水磨禪杖與師父。」 ⑥建造;修筑。如:打坝;打墙。《紅樓夢》第二十九回:「鳳姐又説:『打牆也是動土。』」 ⑦拨动;搬动。如:打舵;打算盘;打方向盘。 ⑧击打,使分离。《方言》卷五「僉」晋郭璞注:「今連架,所以打穀者。」宋陸游《打麥作飯》:「老翁老尚健,打麥持作飯。」又《十月苦蠅》:「村北村南打稻忙,浮雲吹盡見朝陽。」 ⑨开凿。如:打井;打洞。 ⑩器皿、蛋类等因撞击而破损。如:碗打了;鸡飞蛋打。《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把店中家火,打得粉碎。」《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我可也是打破沙鍋璺到底,問明白了,我好去回我公婆的話。」 ⑪揭;揭开。如:打帐子;打开盖子。《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先生留我,為何要你打短。」《紅樓夢》第五回:「且隨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這悶葫蘆。」 ⑫用纸墨摹拓碑帖,义与「搨」同。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五:「今在南山滿覺院,客打碑而賣者無虚日。」清龔自珍《説衛公虎大敦》:「道光辛巳,龔子在京師,過初彭齡尚書之故居,始得讀大敦之打本。」 ⑬画上;印上。如:打样;打格子;打邮戳。《水滸全傳》第八回:「林冲當下看人寫了,借過筆來,去年月下押個花字,打個手模。」《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寶玉進來,只見地下一個丫頭吹熨斗,炕上兩個丫頭打粉綫。」 ⑭写;开;出据。如:打证明;打介绍信。《中国歌谣资料·红军歌》:「红军哥,红军哥,打个信儿捎给我。」 ⑮合;结合。如:打伙;和群众打成一片。《文明小史》第四回:「借你這裏權住一夜,明天一早,打總的謝你。」 ⑯把一种东西附着或加在另一种东西上。如:打蜡;打油漆;打补钉。《清朝野史大觀·清宫遺聞·補綴套褲》:「宣宗見其綴痕,問曰:『汝套褲亦打掌乎?』」鲁迅《书信·致曹靖华(一九三五年一月六日)》:「我新近给一种期刊作了一点短文,是讲旧戏里的打脸的。」 ⑰砍取;割取。《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只得左近人家佣工,替人家挑土打柴。」 ⑱猎取;捕捉。宋歐陽修《歸田録》卷二:「網魚曰打魚。」五代花蕊夫人《宫詞》:「日乍殿頭宣索鱠,隔花催唤打魚人。」《水滸全傳》第十五回:「這三個人是兄弟三個,在濟州梁山泊邊石碣村居住,日常只打魚為生。」《西遊記》第一回:「跳上岸來,只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穵蛤、淘鹽。」 ⑲汲取;舀取。宋歐陽修《歸田録》卷二:「汲水曰打水。」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三折:「我從那早起晚息,撅菜挑葱,打水澆畦。」 ⑳举;提。如:打火把;打灯笼。《西遊記》第二十一回:「剛才一個打令字旗的妖精,被我趕了去也。」《紅樓夢》第五十回:「鴛鴦、琥珀等五六個丫鬟,每人都是打着傘,擁轎而來。」 ㉑蛀;嚼。如:衣服被虫打了。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四:「今見隴西牛,卧地打草頭。」 ㉒买。如:打油;打车票。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五:「買物曰打米曰打肉。」《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數錢去鎮上打了三斤一方肉。」清陳憲章《元日試筆》:「鄰牆旋打娱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㉓定出;计算。如:打腹稿;打损耗;精打细算。《紅樓夢》第九十一回:「黛玉道:『你不要自己打錯了主意。』」《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作兩件衣裳好上路,打着後日一早起身。」 ㉔采用;使用。如:打比喻;打官腔。《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一回:「燕青打浙音道:『迴避閑人,方敢對相公説。』」《西遊記》第二回:「我是個老實人,不曉得打市語。」《官場現形記》第三回:「(錢典史)又拉了一個打京片子的人來,天天同吃同喝。」也指采用某种形式存在。如:打单身;打赤脚;打赤膊。 ㉕引出。如:打岔;打趣。 ㉖减;退。老舍《龙须沟》第一幕第二场:「刚才呀,卖衣裳的一张嘴,就要四万五,不打价儿。」茅盾《春蚕》:「打回来的八、九十斤茧子,四大娘只好自家做丝了。」 ㉗截,停止。如:打住双桨。 ㉘表示人体发生某种动作。如:打手势;打瞌睡;打寒噤。《西遊記》第六回:「木叉道:『我蒙師父差來打探軍情,見你這般猖獗,特來擒你。』」《紅樓夢》第六十回:「(芳官)便打滚撒潑的哭鬧起來。」李准《雨》:「他看着老婆还没点着灯,就打个箭步跑了过去。」 ㉙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如:打短工;打游击。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行童終日打勤勞,掃地纔完又要把水挑。」 ㉚与人发生交涉交往的行为。如:打交道;打照面。 ㉛围棋用语。宋徐鉉《圍棋義例·詮釋》:「打,擊也,謂擊其節曰打。」宋劉仲甫《棋訣·論棋訣要雜説》:「打有情偽。凡打節有實打,有虚打。」 ㉜武术。如:教打;练打。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九:「人家身上有打,差不多的男子汉还拢不得边。」又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㉝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元王實甫《破窰記》第一折:「寇準打背推科。」元關漢卿《拜月亭》楔子:「情理打别科。」 ㉞达,至。如:穿一件打膝盖头的罩衫;高的没人头顶,矮的也打腰深。 ㉟及,和。清翟灝《通俗編·語辭》:「《俗呼小録》:『俗凡牽連之辭,如指其人及某人、物及某物亦曰打。』丁晋公詩所謂『赤洪崖打白洪崖』。」 ㊱介词。相当于「自」、「从」。 ㊲助词。古典戏曲剧本中,用在叠字间作衬字。明馮惟敏《僧尼共犯》第四折:「單打單一世無婚配,精打精到老受孤凄,光打光長夜難支對。」 ㊳姓。《萬姓統譜·馬韻》:「打,見《姓苑》。」 (二)dá 量词。英语dozen音译的省略。十二个为一打。如:一打铅笔;一打毛巾。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