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諐 |
释义 | 諐 同「愆」。《説文·心部》:「諐」,籀文「愆」字。段玉裁注:「从言,侃聲。過在多言,故从言。」《禮記·緇衣》引《詩》:「淑慎爾止,不諐於儀。」按:今本《詩·大雅·抑》作「愆」。《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諐殃。」李善注:「《爾雅》曰:『諐,過也。』」《宋書·孝武帝紀》:「若廢務亂民,隨諐議罰。」唐陸羽《茶經·文學自傳》:「及與人為信,雖冰雪千里,虎狼當道不諐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