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戾 |
释义 | 戾 《説文》:「戾,曲也。从犬出户下。戾者,身曲戾也。」 lì 《廣韻》郎計切,去霽來。又練結切。脂部。 ①弯曲。《説文·犬部》:「戾,曲也。」《吕氏春秋·盡數》:「飲必小咽,端直無戾。」《楚辭·劉向〈九歎·思古〉》:「風騷屑以摇木兮,雲吸吸以湫戾。」王逸注:「湫戾,猶卷戾也。」洪興祖補注:「戾,曲也。」《齊民要術·種榆白楊》:「既非叢林,率多曲戾。」 ②逆;违背。《淮南子·覽冥》:「舉事戾蒼天,發號逆四時。」高誘注:「戾,反也。」《新唐書·曆志三上》:「先後相戾,不可叶也,皆日行盈縮使然。」清譚嗣同《仁學》:「保其身以不戾於時。」 ③乖张;乖戾。《廣韻·霽韻》:「戾,乖也。」《荀子·榮辱》:「為事利,争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楊倞注:「戾,乖背也。」唐柳宗元《天説》:「又仰而呼天曰:『何為使至此極戾也?』」章炳麟《商鞅》:「人言之戾也,一至是哉!」 ④暴虐。《玉篇·犬部》:「戾,虐也。」《莊子·天道》:「䪠萬物而不為戾。」成玄英疏:「戾,暴也。」唐皮日休《紀祀》:「胡不化其邪而為正兮,胡不返其戾而為義。」《清史稿·年羹堯傳》:「呈庫、沃爾賈二部尤暴戾。」 ⑤劲疾貌。《玉篇·犬部》:「戾,勢也。」《文選·潘岳〈秋興賦〉》:「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戾而吹帷。」李善注:「戾,勁疾之貌。」 ⑥破裂。《淮南子·主術》:「曲得其宜,無所擊戾。」高誘注:「戾,破也。」 ⑦罪恶。《爾雅·釋詁上》:「戾,辠也。」郝懿行義疏:「辠,古罪字。……戾者,曲也,乖也,貪也,暴也,皆與罪名相近,故為罪也。」《廣韻·霽韻》:「戾,罪也。」《左傳·文公四年》:「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杜預注:「戾,罪也。」三國魏曹植《靈芝篇》:「丈人為泣血,免戾全其名。」《紅樓夢》第一百零五回:「切不可再有隱匿,自干罪戾。」 ⑧法。《玉篇·犬部》:「戾,法也。」《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執綱守戾,蒙垢受恥。」 ⑨善。《廣雅·釋詁一》:「戾,善也。」王念孫疏證:「戾者,《小雅·采菽篇》:『優哉游哉,亦是戾矣。』毛傳云:『戾,至也。』正義云:『明王之德能如此,亦是至美矣。』鄭注《粊誓》云:『至,猶善也。』是戾與善同義。」《莊子·讓王》:「高節戾行,獨樂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節也。」 ⑩率领。《國語·晋語六》:「夫以果戾順行,民不犯也。」韋昭注:「戾,帥也。以果敢帥順道而行之,故民不犯。」《睡虎地秦墓竹簡·為吏之道》:「凡戾人,表以身。」 ⑪至,到达。《爾雅·釋詁上》:「戾,至也。」《詩·小雅·小宛》:「宛彼鳴鳩,翰飛戾天。」毛傳:「翰,高。戾,至也。」《漢書·韋賢傳》:「爰戾于鄒,鬋茅作堂。」顔師古注:「戾,至也。」唐劉禹錫《飛鳶操》:「鷹隼儀形螻蟻心,雖能戾天何足貴。」严复《论世变之亟》:「飘然戾止,叩关求通。」 ⑫安定;止息。《爾雅·釋詁下》:「戾,止也。」《廣雅·釋詁四》:「戾,定也。」《書·康誥》:「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孔傳:「今天下民不安,未定其心於周。」《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其必使子産息之,乃猶可以戾,不然將亡矣。」杜預注:「戾,定也。」 ⑬建立。《玉篇·犬部》:「戾,立也。」晋郭璞《南郊賦》:「爾乃造廣場,戾壇庭。」 ⑭吹干。《禮記·祭義》:「風戾以食之。」孔穎達疏:「戾,乾也。」陸德明釋文:「戾,燥也。」宋蘇軾《東坡酒經》:「繩穿而風戾之。」 ⑮怒。《論語·陽貨》:「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惡理多怒。」 ⑯通「捩(liè)」。扭转。戰國宋玉《大言賦》:「壯士憤兮絶天維,北斗戾兮太山夷。」《文選·潘岳〈射雉賦〉》:「戾翳旋把,縈隨所歷。」李善注:「戾,轉也。」 ⑰草名。《漢書·匈奴傳下》「賜以冠帶衣裳,黄金璽盭璽綬」唐顔師古注:「盭,古戾字。戾,草名也。以戾染綬,亦諸侯王之制也。」 ⑱通「癘」。瘟疫。《墨子·尚同中》:「疾菑戾疫。」孫詒讓閒詁:「案:戾疫,即《兼愛下篇》之『癘疫』,戾、癘一聲之轉。」 ⑲通「利」。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履部》:「戾,叚借為利。」《禮記·大學》:「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鄭玄注:「一家、一人,謂人君也。戾之言利也。」 ⑳姓。《萬姓統譜·寘韻》:「戾,見《姓苑》。」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