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彖 |
释义 | 彖 《説文》:「彖,豕走也。从彑,从豕省。」段玉裁注:「《玉篇》作『豕走悦也』,恐是許書古本如此。」 (一)tuàn 《廣韻》通貫切,去换透。元部。 ①猪跑脱。《説文·彑部》:「彖,豕走也。」《廣雅·釋言》:「彖,捝也。」王念孫疏證:「捝與脱通。彖,猶遯也。」 ②《周易》断定卦义之辞。《易》有《上彖》、《下彖》,本自成篇,附于经后。今通行本皆附于经文之下。《廣韻·换韻》:「彖,《易》有彖象。」《集韻·换韻》:「彖,《易》斷卦辭。」《易·乾》:「彖曰,大哉乾元。」孔穎達疏:「夫子所作彖辭,統論一卦之義,或説其卦之德,或説其卦之義,或説其卦之名。……案褚氏、莊氏並云:彖,斷也。斷定一卦之義,所以名為彖也。」又《繫辭上》:「彖者,言乎象者也。」韓康伯注:「彖,緫一卦之義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説卦》、《文言》。」 ③断,判断。南朝齊蕭賾《罪謝超宗詔》:「超宗舋同大逆,罪不容誅,彖匿情欺國,愛朋罔主,事合極法。」宋歐陽修《新營小齋鑿地爐輒成》:「周公彖凶吉。」 ④用同「段(duàn)」。元張小山《水仙子·何侍郎奉使日南》:「白雪關山暮,黄雲海樹秋,一彖詩愁。」 (二)shǐ 《集韻》賞是切,上紙書。 豕属。《集韻·紙韻》:「彖,豕屬。」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