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一)àn ㊀《廣韻》俄寒切,平寒疑。又《集韻》河干切。元部。

同「豻」。北方的一种野狗。《説文·豸部》:「豻,胡地野狗。犴,豻或从犬。」《淮南子·道應》:「玄豹、黄羆、青犴。」高誘注:「犴,胡地野犬也。」楊慎《古今諺·古諺古語》:「遁關不可復,亡犴不可再。」

㊁《廣韻》五旰切,去翰疑。元部。

①古时乡亭的拘留所,后泛指监狱。《集韻·翰韻》:「犴,獄也。」《詩·小雅·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獄」陸德明釋文:「岸,韋昭注《漢書》同《韓詩》作『犴』,音同。云:『鄉亭之繫曰犴;朝廷曰獄。』」《後漢書·崔駰傳》:「所至之縣,獄犴填滿。」許敬宗《唐并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碑》:「虚犴遷澆,寧因赭服?」沈鯨《雙珠記·遇赦調邊》:「感謝大老爺恩德,極知幽犴無留繫,更約冥鴻有定居。」又引申为诉讼。《荀子·宥坐》:「獄犴不治,不可刑也。」《晋書·刑法志》:「犴逐情遷,科隨意往。」《新唐書·蔣儼傳》:「訴犴積年不平,前刺史踵以罪去。」

②姓。《漢書·文三王傳·梁懷王劉揖》:「元朔中,睢陽犴反,人辱其父,而與雎陽太守客俱出同車。犴反殺其仇車上,亡去。」顔師古注:「犴,姓;反,名也。」按:《史記·梁孝王世家》作「類犴反」,司馬貞索隱云:「類犴反,人姓名也。」《萬姓統譜·翰韻》:「犴,南北朝犴反,《前梁王傳》睢陽人。」

(二)jiàn 《集韻》居蒐切,去襇見。

逐虎犬。《集韻·襇韻》:「犴,逐虎犬。」

(三)hān

驼鹿。也作「𤞶」。一种大型的鹿,鼻长如骆驼,雄的有角,角上部呈铲形。产于我国东北以及蒙古俄罗斯等地。玛拉沁夫《花的草原·旅伴》:「还有那些数不尽的飞禽走兽:黑熊、老虎、野猪、飞龙、恶狼、大犴、狍子、獾子。」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2: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