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一)wǎn 《廣韻》於阮切,上阮影。

①马脚与蹄间相连的屈曲处。《玉篇·足部》:「踠,曲脚也。」《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馬有雙脚脛,亭行六百里,迴毛起踠膝,是也。」《農政全書·六畜》:「蹄欲得厚而大,踠欲得細而促。」又(人体)足胫相连的活动部位。薛福成《庸盦筆記》卷六:「其母病,掌踠不能動作。」《中国歌谣资料第一集·异苑》:「秦川城中血没踠,惟有凉州倚柱看。」

②体屈。《篇海類編·身體類·足部》:「踠,體屈也。」北周庾信《楊柳歌》:「河邊楊柳百丈枝,别有長條踠地垂。」陳其年《題關東席端伯小像》:「畫師要寫蕭疎意,先畫緑楊絲踠地。」朱彝尊《唐岳藤花為汪主事懋麟題》:「主人百尺梧桐閣,只少藤枝踠地垂。」

③弯曲。《文選·班固〈東都賦〉》:「馬踠餘足,士怒未㳿。」李善注:「踠,屈也。」《抱朴子·外篇·嘉遯》:「驥騄踠趾而不馳,則追風之迅不形。」崔珏《哭李商隱》:「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絶弦哀。」

(二)wò 《集韻》烏卧切,去過影。又委遠切。

(手足等)猛折而筋骨受伤。也作「踒」。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八十七:「踠足,張戬云:『足未騁也,折也。』」《集韻·過韻》:「踒,《説文》:『足跌也。』一曰折也。或作踠。」《字彙·足部》:「踠,馬足跌也。」《正字通·足部》:「踒,踠,音别義通。」《後漢書·方術傳上·李南》:「馬踠足,是以不得速。」李賢注:「踠,屈損也。」杨树达《積微居讀書記》:「(踠)今長沙言足受屈損,音如『鬱』,葢即此字。《詩》『有菀者柳』,菀字音與鬱同,菀、踠同從宛聲也。」韓愈《贈别元十八協律六首》之一:「何人識章甫,而知駿蹄踠。」《本草綱目·草部·菴䕡》:「韋宙《獨行方》,主踠折瘀血,并單用菴䕡煮汁服,亦可末服。」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