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術 |
释义 | 術〔术〕 《説文》:「術,邑中道也。从行,术聲。」 shù 《廣韻》食聿切,入術船。術部。 ①都邑中的道路;也泛指街道、道路。《説文·行部》:「術,邑中道也。」五代徐鍇《説文繫傳通論》:「邑中道而術,大道之派也。」《墨子·旗幟》:「巷術周道者必為之門。門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晋何晏《景福殿賦》:「房室齊均,堂庭如一,出此入彼,欲反忘術。」晋左思《詠史八首》之四:「冠蓋蔭四術,朱輪竟長衢。」又引申为途径。《禮記·樂記》:「應感起物而動,然後心術形焉。」鄭玄注:「術,所由也。」 ②沟渠。《禮記·月令》:「審端經〔徑〕術,善相丘陵。」孔穎達疏:「審正田之徑路及田之溝洫。」元虞集《撫州路樂安縣重修儒學記》:「都宫之南有池水,屬民間,重購而得之,浚治寬衍而面勢益以明敞,引術自池上出,洋洋然有遊覽風詠之興焉。」 ③技艺;技术。《廣韻·術韻》:「術,技術。」《孟子·公孫丑上》:「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慎也。」《禮記·鄉飲酒義》:「德也者,得於身也。故曰古之學術道者,將以得身也。」鄭玄注:「術,猶藝也。」孔穎達疏:「術者,藝也。」晋陶潛《詠荆軻》:「惜哉劍術疎,奇功遂不成。」 ④法;法律;法令。《廣雅·釋詁一》:「術,灋也。」《商君書·算地》:「故君子操權一正以立術。」《禮記·文王世子》:「公族之罪,雖親不以犯有司,正術也。」鄭玄注:「術,法也。」 ⑤办法;策略。《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韓非子·定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生殺之柄,課羣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禮記·祭統》:「惠術也,可以觀政矣。」鄭玄注:「術,猶法也。」又权术。《隋書·元巖傳》:「(巖)言於帝曰:『樂運知書奏必死,所以不顧身命者,欲取後世之名。陛下若殺之,乃成其名,落其術内耳。』」梁启超《袁世凯之解剖》:「袁氏……以为国内国外人皆可运小术以舞弄之,而不知以术乘时者,卒还以术自败。」 ⑥学说;主张。《篇海類編·人事類·行部》:「術,道業也。」《正字通·行部》:「術,道術。」《晏子春秋·内篇雜上二十六》:「言有文章,術有條理。」《史記·外戚世家》:「竇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黄帝》、《老子》,尊其術。」唐韓愈《送孟東野序》:「楊朱、墨翟、管夷吾、晏嬰……皆以其術鳴。」 ⑦学习;实践。《禮記·學記》:「蛾子時術之。」鄭玄注:「蛾,蚍蜉也。」陸德明釋文:「蛾,本或作蟻。」孔穎達疏:「蟻子,小蟲蚍蜉之子,時時術學銜土之事而成大垤,猶如學者時時學問而成大道矣。」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必時術焉,無一時不術也。」 ⑧通「遂(suì)」。周代王城百里之外的远郊。《集韻·至韻》:「術,六鄉之外地。通作遂。」《墨子·號令》:「術鄉長者、父老、豪傑之親戚、父母、妻子,必尊寵之。」岑仲勉注:「術、遂,古通用。《周禮·地官》『遂』與『鄉』並舉,『術鄉』猶今言『鄉鎮』。」《管子·輕重丁》:「術布五十倍其賈。」又王城外远郊民户编制单位,一万二千五百家之称。《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鄭玄注:「術當為遂,聲之誤也……《周禮》五百家為黨,萬二千五百家為遂。黨屬於鄉,遂在遠郊之外。」孔穎達疏:「術有序者,術,遂也。《周禮》萬二千五百家為遂。遂有序,亦學名,於遂中立學,教黨學所升者也。」又或以千家为术。《管子·度地》:「州者謂之術,不滿術者謂之里。故百家為里,里十為術,術十為州,州十為都。」尹知章注:「地數充為州者謂之術,不成術而餘者謂之里。」按:依《管子》「百家為里,里十為術」之说,则「术」为千家之称,与《周禮·地官·遂人》术为万二千五百家之称异。 ⑨通「述」。述说;阐述。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履部》:「術,叚借為述。」《漢書·賈山傳》:「今陛下念思祖考,術追厥功。」《張表碑》:「方伯術職。」 ⑩通「殺(shài)」。差别;等第。《墨子·非儒下》:「儒者曰:『親親有術,尊賢有等。』言親疏尊卑之異也。」孫詒讓閒詁:「王引之云:此即《中庸》所謂『親親之殺,尊賢之等。』今云『親親有術』者,『殺』與『術』聲近而字通也。《説文》『殺』字,『从殳,杀聲。』而無『杀』字。《五經文字》曰:『杀,古殺字。』今按『杀』字蓋从乂,术聲……《説文》無乂部,故杀字無所附而不收。『杀』與『術』並从术聲,故聲相近。」《管子·任法》:「故主有三術。」尹知章注:「(三術)謂上主、中主、危主也。」 ⑪姓。《通志略·氏族五》:「術氏,見《姓苑》。」《萬姓統譜·質韻》:「術,今萊陽有此姓。」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