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狄,赤狄,本種。狄之為言淫辟也。从犬,亦省聲。」段玉裁改作「北狄也」,并注:「『北』,各本作『赤』,誤,今正。」沈濤古本考:「種皆犬戎種之誤。」

(一)dí 《廣韻》徒歷切,入錫定。錫部。

①我国古代民族名。分赤狄白狄长狄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称为北狄以后,北狄曾是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蔑称。《説文·犬部》:「狄,赤狄,本種。」段玉裁注改作「北狄」。《玉篇·犬部》:「狄,北狄也。」《書·仲虺之誥》:「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傳:「西夷北狄,舉遠以言,則近者著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及。」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中原有鬭争,況在。」陸游《曉嘆》:「翠華東巡五十年,赤縣神州滿。」

②古代的低级职员。《書·顧命》:「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須材,狄設黼扆綴衣。」傳:「狄,下士。」《禮記·喪大記》:「無林麓則狄人設階。」鄭玄注:「狄人,樂吏之賤者。」

③麋的一种。体大力强。《爾雅·釋獸》:「麋,牡麔,牝麎,其子䴠,其跡躔;絶有力,狄。」邢昺疏:「此釋麋之種類也……其絶異壯大有力者名狄也。」

④变易。《廣雅·釋詁三》:「狄,𫾽也。」王念孫疏證:「此條𫾽字……為變易之易。」

⑤通「翟」。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解部》:「狄,叚借為翟。」
雉名。《正字通·犬部》:「狄,與翟同,雉也。画其形于繒以為服,因名其服為揄狄。」《周禮·天官·内司服》「褘衣、揄狄、闕狄」鄭玄注:「狄當為翟。翟,雉名。」
雉羽。《廣雅·釋器》:「狄,羽也。」王念孫疏證:「狄,與翟同。」《禮記·樂記》:「然後鍾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廟也。」孔穎達疏:「狄,羽也。」

⑥古地名。故地在今山东省高青县境。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東六·青州府》:「臨濟城,(高苑)縣西北二里,故邑也。或曰,春秋長狄所居,因名。《戰國策》:『田單,三月不下。』即此。狄縣陳勝將北狥地,至田儋令,自立為王。亦曰狄縣,屬千乘郡後漢安帝改為臨濟縣……朝陽縣臨濟,以(原臨濟)縣并入高苑。」

⑦姓。《通志·氏族略二》:「氏,周文王封少子於狄城,因氏焉。或言成王封母弟孝伯狄城。其地在今慈州大夫有狄虒彌,古賢人有狄儀仲尼弟子有狄黑人也,裔孫博士狄山。」

(二)tì 《集韻》他歷切,入錫透。錫部。

①往来疾速貌。《禮記·樂記》:「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鄭玄注:「狄、滌,往來疾貌也。」孔穎達疏:「狄成、滌濫皆謂往來速疾,謂樂之曲折速疾而成,疾速而止。」

②邪辟;邪恶。《説文·犬部》:「狄之為言淫辟也。」段玉裁注:「《風俗通》云:『狄者,辟也。其行邪辟。』」《詩·大雅·瞻卬》:「舍爾介狄,維予胥忌。」馬瑞辰通釋:「介狄,謂大狄,猶云元惡也。」

③通「逖」。远。《集韻·錫韻》:「逖,《説文》:『遠也。』或省。」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解部》:「狄,叚借為逖。」《荀子·賦》:「脩潔之為親,而雜汙之為狄者邪?」王念孫雜志:「狄讀為逖。逖,遠也。」

④通「剔」。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解部》:「狄,叚借為𩮜(剔)。」《詩·魯頌·泮水》:「桓桓于征,狄彼東南。」鄭玄箋:「狄當作剔。剔,治也。」陸德明釋文:「《韓詩》云:『鬄,鬄除也。』」

⑤通「趯」。跳跃。《荀子·非十二子》:「填填然,狄狄然,莫莫然。」楊倞注:「狄讀為『趯』,跳躍之貌;莫讀為『貊』,貊,静也,不言之貌。或動而跳躍,或静而不言,皆謂舉止無恒也。」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7: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