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狌 |
释义 | 狌 (一)shēng 《廣韻》所庚切,平庚生。耕部。 同「鼪」。俗称黄鼠狼。《集韻·勁韻》:「狌,鼠屬。或从鼠。」《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陸德明釋文:「狌,崔(譔)本作鼬。」按:成玄英疏:「狸狌,野猫也。」唐劉禹錫《天論中》:「彼狸、狌、犬、鼠之目,庸謂晦為幽邪?」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卷三十八引唐瀏陽《送安藤陽洲之燕京》:「魑魅滿城風雨腥,狌鼯穴道窺行人。」 (二)xīng 《廣韻》所庚切,平庚生。又《集韻》桑經切。耕部。 同「猩」。猩猩。《説文》正文无「狌」字,《㲋部》云:「𣬎,獸也。似狌狌。」《玉篇·犬部》:「猩,猩猩。如狗,面似人也。狌,同猩。」《山海經·南山經》:「(招摇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禮記·曲禮上》:「猩猩能言,不離禽獸。」按:陸德明釋文本作「狌」,云:「狌,本又作猩。」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