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鉦 |
释义 | 鉦〔钲〕 《説文》:「鉦,鐃也。似鈴,柄中,上下通。从金,正聲。」 zhēng 《廣韻》諸盈切,平清章。耕部。 ①古乐器。又名「丁寧」。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击之而鸣。传世春秋晚期南方徐、吴等国的钲,自铭为「征城」,是行军乐器。也有将商代的铙称为钲的。《説文·金部》:「鉦,鐃也。似鈴,柄中,上下通。」段玉裁注:「鐲、鈴、鉦、鐃四者,相似而有不同。鉦似鈴而異於鈴者,鐲、鈴似鐘有柄,為之舌以有聲。鉦則無舌。柄中者,柄半在上,半在下,稍稍寬其孔為之抵拒,執柄摇之,使與體相擊為聲。」罗振玉《古器物識小録·鐃》:「鉦與鐃不僅大小異,形制亦異;鉦大而狹長,鐃小而短濶。鉦柄實,故長,可手執;鐃柄短,故中空,須續以木柄,乃便執持。蓋鐃與鉦皆柄在下而口向上。」《詩·小雅·采芑》:「方叔率止,鉦人伐鼓。」毛傳:「伐,擊也。鉦以静之,鼓以動之。」陳奂傳疏:「《詩》言誓師,則鉦即《大司馬》之鐸、鐲、鐃矣。……《國語》作『丁寧』,韋注云:『丁寧,謂鉦也。』鄭司農注《周禮》亦以鐸、鐃謂鉦之屬,然則鉦其大名也。」漢張衡《東京賦》:「戎士介而揚揮,戴金鉦而建黄鉞。」晋張協《七命》:「叩鉦數校,舉麾旌獲。」 ③古乐器。形圆如铜锣,悬而击之。《文獻通考·樂考七》:「鼓吹鉦……以蛟龍為簴,下有趺,中縣鉦,鉦形圓如銅鑼。《周禮·鼓人》所掌金鉦,形如鐘,與此異。」明方以智《通雅·樂器》:「鉦與鑼近,故用相代也。」《舊唐書·音樂志二》:「《大定樂》加金鉦。」宋楊萬里《過瓜洲鎮》:「數棒金鉦到江步,一檣霜日上淮船。」《元史·禮樂志二》:「金鉦二,制如銅槃,縣而擊之,以節樂。」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二:「今人開舡鳴鉦,未知起于何時。」《清史稿·樂志八》:「鉦,范銅為之,形如槃。面平,口徑八寸六分四釐,深一寸二分九釐八豪,邊闊八分六釐四豪。穿六孔,兩兩相比,周以木匡,亦穿孔,以黄絨紃聯屬之。左右銅鐶二,繫黄絨紃,懸於項而擊之。」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