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蛾 |
释义 | 蛾 《説文》:「蛾,羅也。从虫,我聲。」 (一)yǐ 《廣韻》魚綺切,上紙疑。歌部。 蚂蚁。后作「蟻」。《爾雅·釋蟲》「蚍蜉,大螘」唐陸德明釋文:「螘,本亦作蛾。俗作蟻字。」《説文·虫部》:「蛾,羅也。」段玉裁注:「蛾,羅。見《釋蟲》。許次於此,當是螘一名蛾。古書説蛾為𧖎𧕰者多矣。蛾是正字,蟻是或體。」《墨子·備蛾傅》:「子問蛾傅之守耶?蛾傅者,將之忿者也。」《文選·揚雄〈長楊賦〉》:「皆稽顙樹頜,扶服蛾伏。」李善注:「蛾伏,如蟻之伏也。蛾,古蟻字。」清王士禛《秦郊雜詩八首》:「濤聲東走海陵倉,蛾子紛紛割據場。」 (二)é 《廣韻》五何切,平歌疑。歌部。 ①昆虫。鳞翅科。形状像蝴蝶,静止时翅膀左右平放。种类繁多。麦蛾、螟蛾对农作物有害;而蚕蛾、天蛾有重要经济价值。《玉篇·虫部》:「蛾,蠶蛾也。」《荀子·賦》:「蛹以為母,蛾以為父。」唐韓愈《雨中寄張博士籍侯主簿喜》:「見牆生菌徧,憂麥作蛾飛。」《西遊記》第十四回:「出家人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 ②蛾眉的省称。指女子美而长的眉毛。宋玉《神女賦》:「眉聯娟以蛾揚兮,朱脣的其若丹。」三國魏曹丕《答繁欽書》:「于是振袂徐進,揚蛾微眺。」明孟稱舜《桃花人面》:「則教我忙匀淚眼,佯展修蛾。」 ③某些寄生植物。如:木蛾(木耳);桑蛾(桑耳)。《本草綱目·菜部·木耳》:「木耳生于朽木之上,無枝葉,乃濕熱餘氣所生,曰耳,曰蛾,象形也……或曰地生為菌,木生為蛾,北人曰蛾,南人曰蕈。」 ④通「俄」。短时间。《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始為少使,蛾而大幸。」顔師古注:「蛾,與俄同。古字通用。」 ⑤姓。《通志·氏族略四》:「蛾氏,見《姓苑》。《左傳》晋大夫蛾析之後,後魏平東將軍蛾青。」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