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鞟 |
释义 | 鞟 《説文》:「鞹,去毛皮也。《論語》曰:『虎豹之鞹。』从革,郭聲。」王筠句讀:「《顔淵篇》文,今作鞟者,以𩫏代𩫩,變𩫏為享也。」 kuò 《集韻》闊鑊切,入鐸溪。鐸部。 ①皮革。《龍龕手鑑·革部》:「鞟,皮去毛也。」《玉篇·竹部》引《詩》:「簟笰朱鞟。」《論語·顔淵》:「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劉寶楠正義:「然鞟為革,凡去毛不去毛,皆得稱之,不必專主去毛一訓。」唐李嶠《豹》:「委質超羊鞟,飛名列虎侯。」 ②制革。漢劉向《新序·雜事一》:「其猶鞟革者也,大則大矣,裂之道也。」又用皮革包裹。《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六引《吕氏春秋》:「乃使吏鞟其拳。」高誘注:「以革囊其手也。」 ③靴子。五代高彦休《唐闕史·郗尚書鼠妖》:「日夙興,將出視事,束帶已畢,左手引鞟,未及陷足,忽有巨鼠過庭,北向拱立而舞。」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