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虺,虺以注鳴。《詩》曰:『胡為虺蜥。』从虫,兀聲。」按:段玉裁注:「『注』者,『咮』字之叚借,用《考工記》文也。」

(一)huǐ 《廣韻》許偉切,上尾曉。微部。

①蜥蜴类动物。《説文·虫部》:「虺,虺以注鳴。」段玉裁注:「上文『雖』下云『似蜥易』;下文『蜥』下云『蜥易』。則虺為蜥易屬可知矣。」《詩·小雅·正月》:「哀今之人,胡為虺蜴。」孔㯋達疏:「陸機〔璣〕疏云:虺蜴一名蠑螈,(水)蜴也。或謂之蛇毉,如蜥蜴,青緑色,大如指,形狀可惡。」

②蛇名。
古称「土虺」的蝮蛇。《爾雅·釋魚》:「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邢昺疏:「案,舍人曰:蝮,一名虺。以南曰蝮,以北曰虺。孫炎曰:以南謂虺為蝮,廣三寸,頭如拇指,有牙最毒。」郝懿行義疏:「《爾雅》所釋乃是土虺,今山中人多有見者,福山棲霞謂之土腳蛇,間謂之土骨蛇,長一尺許,頭尾相等,狀類土色,人誤踐之,躍起中人。」《詩·小雅·斯干》:「維熊維羆,維虺維蛇。」
小蛇。《國語·吴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韋昭注:「虺小蛇大也。」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建中寺》:「養虎自齧,長虺成蛇。」
大蛇。《字彙·虫部》:「虺,蛇屬。細頸大頭,色如綬文,大者長七八尺。」
传说中的怪蛇。屈原《楚辭·天問》:「雄虺九首,儵忽焉在?」《顔氏家訓·勉學》:「吾初讀《莊子》『螝二首』。《韓非子》曰:『蟲有螝者,一身兩口,争食相齕,遂相殺也。』茫然不識此字何音。逢人輒問,了無解者。案:《爾雅》諸書,蠶蛹名螝,又非二首兩口貪害之物。後見《古今字詁》,此亦古之虺字。積年凝滯,豁然霧解。」
蝰蛇。《廣雅·釋魚》:「虺,蝰也。」

③地名。春秋楚地。在今安徽省庐江县境。《左傳·成公十七年》:「舒庸人以楚師之敗也,道吴人圍巢,伐駕,圍釐、𡯥。」杜預注:「巢、駕、釐、𡯥,楚四邑。」

④姓。《潛夫論·志氏姓》:「氏、氏……皆子姓也。」《舊唐書·則天皇后紀》:「丙寅,斬(越王及(琅琊郡王等,傳首神都,改姓為氏。」

(二)huī 《廣韻》呼懷切,平皆曉。又呼恢切。微部。

〔虺隤〕也作「虺頽」。疲劳生病。《爾雅·釋詁上》:「虺頽、玄黄,病也。」郭璞注:「虺頽、玄黄,皆人病之通名。」《詩·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馬虺隤。」傳:「虺隤,病也。」白居易《不能忘情吟》:「駱力猶壯,又無虺隤。」王安石《與天騭宿清涼廣惠僧舍》:「故人不惜馬虺隤,許我年年一度來。」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5 12: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