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駢 |
释义 | 駢〔骈〕 《説文》:「駢,駕二馬也。从馬,并聲。」 pián 《廣韻》部田切,平先並。又《集韻》旁經切。真部。 ①两马并驾一车。《説文·馬部》:「駢,駕二馬也。」《廣韻·先韻》:「駢,并駕二馬。」《尚書大傳》卷一:「命於其君,然後得乘飾車駢馬。」三國魏嵇康《琴賦》:「雙美並進,駢馳翼驅。」 ②并列。《廣雅·釋言》:「駢,竝也。」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馬部》:「駢,駢之引申,凡二物并曰駢。」《管子·四稱》:「入則乘等,出則黨駢。」尹知章注:「至其出也,又朋黨而駢竝。」唐牛僧孺《玄怪録》:「徙居鶴鳴山下,草堂三間,户外駢植花竹,泉石縈遶。」《徐霞客遊記·粤西遊日記一》:「東西兩石山駢峙。」 ③对偶。唐柳宗元《乞巧文》:「駢四儷六,錦心繡口。」清袁枚《書茅氏八家文選》:「一奇一偶,天之道也,有散有駢,文之道也。」 ④并联。《字彙·馬部》:「駢,聯也。」《管子·地員》:「其下駢石,不可得泉。」王紹蘭注:「其石兩兩并連,故云駢石而不可得泉矣。」《白虎通·聖人》:「發節移度,蓋象招摇,帝嚳駢齒。」又指脚大拇趾与第二趾相连,合为一趾。《正字通·馬部》:「駢,凡增贅旁出者曰駢。」《莊子·駢拇》:「是故駢於足者,連無用之肉也。」 ⑤罗列;凑集。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八十九:「顧野王云:『駢謂羅列也。』」清徐灝《説文解字注箋·馬部》:「駢,凡重列多者亦謂之駢。」漢揚雄《甘泉賦》:「駢羅列布鱗以雜沓兮,偨傂參差魚頡而鳥䀪。」唐杜甫《秋日夔州詠懷寄李賓客》:「宵旰憂虞軫,黎元疾若駢。」仇兆鰲注:「軫、駢,凑集之意。」宋周密《武林舊事·西湖遊幸》:「小泊斷橋,千舫駢聚。」郭沫若《宿楚雄》:「海椒户户红成串,多彩欣看百货骈。」 ⑥通「骿」。骈胁,肋骨紧密相接。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鼎部》:「駢,叚借為骿。」《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 ⑦古地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临朐县。《論語·憲問》:「奪伯氏駢邑三百。」 ⑧姓。《萬姓統譜·先韻》:「駢,見《姓苑》。河南南陽府有駢氏。」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