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墊 |
释义 | 墊〔垫〕 《説文》:「墊,下也。《春秋傳》曰『墊隘』。从土,執聲。」 diàn 《廣韻》都念切,去㮇端。又徒協切。侵部。 ①陷;下陷。《説文·土部》:「墊,下也。」王筠句讀:「下者,陷而下也。」《書·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昬墊。」孔穎達疏引鄭玄注:「墊,陷也。」《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久將墊隘。」陸德明釋文:「墊,《方言》云:下也。」《漢書·王莽傳下》:「武功中水鄉民三舍墊為池。」顔師古注:「墊,陷也。」《金史·康元弼傳》:「河決曹濮間,瀕水者多墊溺。」 ②地势低洼。《釋名·釋地》:「下溼曰隰。隰,蟄也。」王先謙疏證補:「蟄當作墊。」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四:「隰,濕,墊也。」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寧寺》:「江左假息,偏居一隅,地多濕墊。」(据周祖谟1958年校本)。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摩揭陀國,周五千餘里,城少居人……土地墊濕,邑居高原。」元王禎《農書》卷十:「北方高亢多粟,宜用竇窖,可以久藏。南方墊溼多稻,宜用倉廪,亦可歷遠年。」 ③挖掘。《莊子·外物》:「天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則廁足而墊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陸德明釋文:「墊,本又作塹,掘也。」 ④下垂。《後漢書·郭泰傳》:「(郭泰)嘗於陳梁閒行遇雨,中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唐杜甫《江頭五詠·丁香》:「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仇兆鰲注引朱鶴齡云:「凡物之下墮,皆可云墊。」 ⑤湿气病。《山海經·中山經》:「其陰有谷曰机谷,多䲦鳥,其狀如梟而三目,有耳,其音如録,食之已墊。」郝懿行疏:「墊蓋下溼之疾。」又羸弱;萎靡。《左傳·成公六年》:「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易覯則民愁,民愁則墊隘,於是手有沈溺重膇之疾。」杜預注:「墊隘,羸困也。」《南史·宋宗室及諸王傳·南郡王義宣》:「而義宣惛墊,無復神守,入内不復出,左右心腹相率奔叛。」 ⑥支撑、铺开或衬托。《紅樓夢》第七十二回:「鳳姐道:我又不等着銜口墊背,忙什麽呢!」清包世臣《藝舟雙楫文·譜》:「墊拽者,為其立説之不足以聳聽也,故墊之使高;為其抒議之未能折服也,故拽之使滿。」巴金《五十多个》:「雪垫起来把满山都染成了白色,树木也盖上了雪花。」 ⑦支衬或填补。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这钱要在互助组进终南山割竹子的时候,给组员做底垫。」又指垫子,铺在床、椅或其他器物上的东西。如:棕垫、椅垫、鞋垫。 ⑧暂时替人付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三回:「倘使我們老爺不肯拿出錢來,就是家人們代凑着先墊起來,也可以使得。」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一章:「你垫的钱,以后由捐款中归还。」 ⑨藏。《廣雅·釋詁四》:「墊,藏也。」王念孫疏證:「墊者,下之藏也。」 ⑩房屋倾塌。也作「㝪」。《方言》卷六:「㘿,墊,下也。凡柱而下曰㘿,屋而下曰墊。」戴震疏:「墊,亦作㝪。」唐劉禹錫《儆舟》:「目未及瞬而樓傾軸墊,圮于泥沙,力莫能支也。」《太平廣記》卷二百二十七引《國史補》:「蘇州重玄寺閣一角忽墊,計其扶薦之功,當用錢數千貫。」宋吴與《白雲亭》:「鳩工扶墊隉,選木换隳蠹。」 ⑪塞给,收买。《紅樓夢》第八十回:「誰不知道薛家有錢,行動拿錢墊人。」 ⑫排球运动的一种接球动作,即两臂自然伸直,双手相并,虎口向上或向前把球击出。其他还有单手垫球、背垫和各种倒地垫球等。 ⑬古水名。又作垫江水。指古西汉水(今嘉陵江)下游。因今重庆市合川市古称垫江县而得名。《漢書·地理志上》廣漢郡「梓潼」唐顔師古注引應劭曰:「潼水所出,南入墊江。」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四川(四)·重慶府》:「先主詣劉璋,取道墊江入涪。自是有事於蜀者,從内水必出墊江。墊江實控扼之所矣。」按:上游(今白龙江)也称垫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