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漳,濁漳,出上黨長子鹿谷山,東入清漳清漳沾山大要谷,北入南漳南郡臨沮。从水,章聲。」

zhāng 《廣韻》諸良切,平陽章。陽部。

①水名。
即发源于山西省漳河。有二源:一称浊漳水,发源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北流至襄垣县北,折而东南流入河南省林州市北界,与清漳水合;一称清漳水,发源于山西省昔阳县南,南流入河南省林州市北界,与浊漳水合。此漳河上源,从古至今,大体未变。合流后,古仍称清漳水,东北流入河北省,在东光县境注入古黄河黄河改道之后,漳河下游变迁很大。今漳河河北省临漳县东流,至今馆陶县境注入卫河。《説文·水部》:「漳,濁漳上黨長子鹿谷山,東入清漳清漳沾山大要谷,北入。」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直隸一·封域》:「漳水有二源:濁漳水山西長子縣西五十里之發鳩山,經潞安府西南二十里,東北流,歷襄垣潞城平順縣北,黎城縣南,入河南彰德府林縣境,過縣北,至臨漳縣西而合於清漳清漳水山西樂平縣西南二十里之少山,入遼州和順縣,經縣西,至州東南,又歷潞安府黎城縣東北,入彰德府涉縣南境,過磁州南,至臨漳縣西而合於濁漳。此漳水之上流,歷久不變者也。自是而下,雖決徙不常,然大抵分為兩途:其一為之經流,《禹貢》所稱横漳者也。由臨漳縣東北入直隸廣平府境,經成安縣南,廣平肥鄉縣北,至曲周縣西,又東北歷雞澤縣,更合諸水,入順德府平鄉縣境,又北至南和縣西,合於灃河,經任縣東,至趙州隆平縣東北,匯於大陸澤,又經寧晋縣南,又東過新河縣南宫縣北,冀州西北,又經深州之南衡水縣武邑縣之北,又經武强縣東,而入河間府阜城縣西北境,又東經交河縣南,合於滹沱,或謂之衡水,或謂之枯洚水,或謂之葫蘆河,或謂之長蘆河,其實皆漳水也。《通釋》:『漳水舊從德州長河縣東北流,經瀛州平舒縣,入於周定王五年,徒而南,故漳水不入,而自達於海。』夫陵谷變遷,誠難意測。今漳水滹沱而入海,不自達海也;其一為漳河之支流,從臨漳縣東入直隸大名府魏縣界,經縣南,分新舊二,歷府城西,東北流,入山東東昌府館陶縣西境,而合於衛河。」《書·禹貢》:「覃懷底績,至於衡。」傳:「漳水横流入。」
源出湖北省南漳县西南,东南流经当阳市沮水沮漳河,经荆州市长江。《説文·水部》:「漳,南漳,出南郡臨沮。」《左傳·宣公四年》:「師于澨。」杨伯峻注:「楚莊王師于漳澨也。杜預注曰:『澨,漳水邊。』」孔穎達疏:「漳水新城沶鄉縣,南至荆山,東南經襄陽南郡當陽縣。」
源出湖北省大洪山,东南流至云梦县南入涢水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三·德安府》:「漳水,府五十南里,亦出大洪山,經京山應城縣界流入境,下流合溳水。」
漳江。源出福建省南部平和县南,东南流经云霄县入海。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福建五·漳州府》:「漳江,(漳浦縣南八十里,其上流曰西林溪,出平和縣界,南流過雲霄鎮城北,亦名雲霄溪,又南流而東,納梁山以南諸溪水,至鼓雷山南,銅山所北,入於海。」
渭水上游支流。源出甘肃省岷县北,流经漳县,与广吴河会合,注入渭水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八·鞏昌府》:「漳水,(漳)縣南三里,本曰鄣川,《水經注》謂之彰川,從後魏縣名也。源出縣西本寨坡西傾山之西,傾水自縣西北注之;箭筈山之東,帀谷水自縣西南注之,並流而東北,以入於。」

②古州名。垂拱二年置,治所在今福建省云霄县乾元初,移治龙溪,即今漳州市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福建五·漳州府》:「(垂拱二年,始置漳州。以漳水為名,治漳浦縣。《志》云:州境自以來,地荒人稀,未霑王化。儀鳳三年,寇陳謙等連結諸蠻,侵軼潮州,翊府左郎將陳元光討平之,始開屯列戍於漳水北,且耕且守。尋請於間建一州,以抗嶺表,從之,即屯所為州云。」「(乾元初)州徙治龍溪。《志》云:貞元二年徙。」

③县名。在甘肃省东部。东汉鄣县(亦作障县彰县),漳县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21: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