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圈 |
释义 | 圈 《説文》:「圈,養畜之閑也。从囗,卷聲。」 (一)juàn 《廣韻》渠篆切,上獮羣。又求晚切,臼万切。元部。 ①养牲畜、禽兽的有栅栏的地方。如:猪圈;羊圈。《説文·囗部》:「圈,養畜之閑也。」段玉裁注:「閑,闌也。《牛部》曰:『牢,閑,養牛馬圈也。』是牢與圈得通稱也。」《玉篇·囗部》:「圈,牢也。」《淮南子·主術》:「養虎豹犀象者,為之圈檻,供其嗜欲。」《漢書·張釋之傳》:「(釋之)從行,上登虎圈。」顔師古注:「圈,養獸之所也。」清納蘭性德《渌水亭雜識》卷一:「樹栅作圈收雞䐁。」 ②都邑;城邑。《太玄·交》:「大圈閎閎,小圈交之。」俞樾平議:「范望注曰:『圈,國也。』是圈有國邑之義。」 ③春秋邑名。《廣韻·願韻》:「圈,邑名。」《公羊傳·文公十一年》:「楚子伐圈。」 ④姓。《廣韻·阮韻》:「圈,姓。後漢末圈稱字幼舉,撰《陳留風俗傳》。圈氏本氏於其國。」《通志·氏族略五》:「圈氏,音倦,芈姓。《風俗通》:『楚鬻熊之後,望出陳留。』」 (二)juān ①把禽兽关在栅栏里。漢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明孫蕢《次歸州》:「居人養犬獲山鹿,穉子縛柴圈野雞。」《高玉宝·鬼子兵来了》:「玉宝圈上猪,跑进屋去。」 ②关闭;拘禁。《晋書·劉頌傳》:「魏氏承之,圈閉親戚,幽囚子弟,是以神器速傾。」《紅樓夢》第四十七回:「我只恨天天圈在家裏,一點兒做不得主,行動就有人知道。」老舍《骆驼祥子》十五:「有气,可是不肯发作,全圈在心里。」 (三)quān 《集韻》去爰切,平元溪。 ①屈木;屈木所制器皿。《集韻·元韻》:「圈,屈木也。」又《㒨韻》:「棬,屈木盂也。或作圈。」《禮記·玉藻》:「母没而杯圈不能飲焉,口澤之氣存焉爾。」鄭玄注:「圈,屈木所為,謂卮匜之屬。」 ②环形的东西。如:圆圈;铁圈;竹圈;花圈。《儒林外史》第三回:「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老舍《骆驼祥子》八:「一趟车拉下来,灰土被汗合成了泥,糊在脸上,只露着眼与嘴三个冻红了的圈。」 ③画环形(以作记号)。如:圈选;用红笔圈出来。《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學道)忙取筆細細圈點。」清魏源《皇朝經世文編五例》:「句讀以省瀏覽,圈識以明章段。」 ④划定范围;围。如:用篱笆把菜地圈起来。《清朝野史大觀·蘇克撒哈之誅》:「攝政初入都,圈地分八旗。」曹禺《雷雨》第四幕:「现在那儿已经用绳子圈起来。」 ⑤区域;范围;框框。《淮南子·原道》:「是故有生於無,實出於虚,天下為之圈,則名實同居。」高誘注:「圈,陬也。」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彼中势圈,久入狼俄。」鲁迅《花边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我们曾经在文艺批评史上见过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吗?都有的,或者是美的圈,或者是真实的圈,或者是前进的圈。」 ⑥量词。如:一圈铁丝。《朱子語類·雜儀》:「某在同安作簿時,朝廷亦有文字,令百官皆戴帽。某時坐轎有碍,後於轎頂上添了一圈竹。」洪深《赵阎王》第一幕:「这十六圈麻将,总得四更天才完得了。」 (四)quán 弯曲。《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那跑堂兒的見問,一手把開水壺擱在灰臺兒上扶着,又把那隻胳膊圈過來,抱了那壺梁兒。」柳青《狠透铁》:「风湿性腰腿疼大大限制着他的活动,整得他每天早晨拱着腰圈着腿走路。」 (五)juǎn 《集韻》苦遠切,上阮溪。 转,慢步转来转去。《集韻·阮韻》:「圈,圈豚,行不舉足皃。一曰:轉也。」《禮記·玉藻》:「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席上亦然。」鄭玄注:「圈,轉也。」孔穎達疏:「圈,轉也。豚,循也。言徐趨法曳轉足循地而行也。不舉足者,謂足不離地。」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