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徐灝注箋:「木杪曰末。故於木上作畫,指事。」

mò 《廣韻》莫撥切,入末明。月部。

①树梢。《説文·木部》:「末,木上曰末。」《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牛嶠《楊柳枝五首》之一:「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卿。」鄭珍《江邊老叟》:「老夫無船上木末,稚子衰妻復何有?」

②泛指物的端、梢。《玉篇·木部》:「末,端也。」徐灝《説文解字注箋·木部》:「末,引申為凡顛之偁。」《周禮·考工記·弓人》:「下柎之弓,末應將興。」鄭玄注:「末,猶簫也。」孫詒讓正義:「簫,弓末也。《釋名》:『弓其末曰簫。』言簫,梢也。」《漢書·五行志下》:「文帝後七年九月,有星孛於西方,其本直尾、箕,末指虚、危,長丈餘。」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一引閻爾梅《棧道詩》:「峯末有峯青漢插,地根無地黑江流。」

③头。《逸周書·武順》:「左右手各握五,左右足各履五,曰四枝,元首曰末。」孔晁注:「元首,頭也。」

④肢体;四肢。《左傳·昭公元年》:「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杜預注:「末,四支也。」《管子·内業》:「飢則廣思,老則長慮,飽不疾動,氣不通於四末。」尹知章注:「四末,四肢。」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來風)亭成,(梁)子輔日枕簟其上,得末疾,歸雙流人謂亭名有徵云。」

⑤背脊。《莊子·外物》:「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於彼,脩上而趨下,末僂而後耳。』」陸德明釋文:「末僂,云,末上,謂頭前也,又謂背膂也。」《淮南子·墬形》:「其人面末僂,脩頸卬行。」高誘注:「末,猶脊也。」

⑥偏远。《廣韻·末韻》:「末,遠也。」《楚辭·劉向〈九歎·怨思〉》:「恐登階之逢殆兮,故退伏於末庭。」王逸注:「末,遠也。」三國曹植《九愁賦》:「踐南畿之末境,越引領之徘徊。」杜甫《贈李十五丈别》:「孤陋忝末親,等級敢比肩。」

⑦终了;末尾;最后。如:秋末;二十世纪末。《小爾雅·廣言》:「末,終也。」《玉篇·木部》:「末,盡也。」《書·立政》:「自一話一言,我則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孔穎達疏:「末訓為終。」《史記·韓長孺列傳》:「彊弩之極,矢不能穿縞;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徐霞客遊記·粤西遊日記四》:「洞在南山上,重門北向,高綴萬仞壁。自堡中仰之,即在目眦末,無從着足。」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但末二句,后来不确了,我终于将这写给了一个日本的歌人。」

⑧衰,衰败。《廣雅·釋言》:「末,衰也。」王念孫疏證:「《繫辭》傳云:『之末世。』」《儀禮·士冠禮》:「公侯之有冠禮也,之末造也。」《後漢書·黨錮傳序》:「叔末澆訛,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憑義以濟功。」

⑨老;晚年。《禮記·中庸》:「武王末受命。」鄭玄注:「末,猶老也。」《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雖念末有皇子,萬歲之後未能持國……恐危社稷,傾亂天下。」顔師古注:「末,晚暮也。」南朝顔延之《拜陵廟作詩》:「幼壯困孤介,末暮謝幽貞。」

⑩事物次要的、非根本的一面。如:舍本逐末。《論語·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三國曹丕《典論論文》:「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王夫之《讀通鑑論·漢桓帝》:「言治者不反諸本而治其末,言出而害氣中於百年。」

⑪古指工商业,与农业相对。《商君書·靳令》:「物多末衆,農弛姦勝,則國必削。」蘇軾《乞免五穀力勝税錢劄子》:「而近歲法令,始有五穀力勝税錢,使商賈不行,農末皆病。」

⑫卑微;浅薄。《廣韻·末韻》:「末,弱也。」《易·咸》:「咸其脢,志末也。」孔穎達疏:「末,猶淺也。」《吕氏春秋·精諭》:「淺智者之所争則末矣。」高誘注:「末,小也。」張泰來《江西詩社宗派圖録·吕本中》:「以是知詩有活法,不知研求,徒講究奪胎换骨者,末矣。」旧时常作自谦之词。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嚮者,僕常廁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議。」南朝江淹《從建平王遊紀南城》:「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陳書·儒林傳·沈不害》:「臣末學小生,詞無足筭。」

⑬细粉;碎屑。如:粉末;药末。《世説新語·汰侈》:「豆至難煮,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李白《酬張司馬贈墨》:「上黨碧松烟,夷陵丹砂末。」曹禺《雷雨》第三幕:「鲁四凤:『龙井!家里连茶叶末也没有。』」

⑭遗余;留传。《廣雅·釋言》:「末,垂也。」《後漢書·崔駰傳》:「庶明哲之末風兮,懼《大雅》之所譏。」陸機《吊魏武帝文》:「接皇之末緒,值王塗之多違。」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十:「却振英聲,後世仰末照。」

⑮减轻;抹灭。《篇海類編·花木類·木部》:「末,減也。」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木部》:「《六書故》:『末,木之窮也。』因之為末殺。」《左傳·昭公十四年》:「三數叔魚之惡,不為末減。」杜預注:「末,薄也;減,輕也。」《漢書·谷永傳》:「欲末殺災異,滿讕誣天。」顔師古注:「末殺,掃滅也。」

⑯涂;抹。《唐書·儀衛志上》:「又二人持䂍矟,皆佩横刀,䂍矟以黄金塗末。」

⑰追逐。《方言》卷十二:「末,隨也。」《廣雅·釋詁三》:「末,逐也。」《商君書·農戰》:「下賣權,非忠臣也,而為之者,以末貨也。」朱師轍解詁:「謂争逐貨利。」

⑱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杂剧有末泥,副末;杂剧末泥也称正末,是同正旦并重的两个角色,另有小末、冲末等。戏曲末的表演基本上与生、外相同。现代京剧归入老生一类。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四十一:「(世雜劇名號)有戲頭、有引戲、有次浄、有副末……所謂戲頭即生也,引戲即末也,副末即外也。」又「雜劇中,末即今戲文中生也……凡傳奇以戲文為稱也,亡往而非戲也,故其事欲謬悠而亡根也,其名欲顛倒而亡實也,反是而求其當焉,非戲也。故曲欲熟而命以生也,婦宜夜而命以旦也,開場始事而命以末也,塗污不潔而命以浄也,凡此咸以顛倒其名也。」

⑲副词。表示否定。
相当于「无」、「没有」。《小爾雅·廣詁》:「末,無也。」《論語·子罕》:「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邢昺疏:「末,無也……雖欲從之,無由得及言已。」《漢書·外戚傳序》:「人能弘道,末如命何?」顔師古注:「末,無也。」《紅樓夢》第一百零三回:「自念風塵俗吏,末由再睹仙顔,今何幸于此處相遇。」
相当于「不」、「不要」。《墨子·公孟》:「葬而責酒於其四弟,四弟曰:『吾末予子酒矣。』」《禮記·文王世子》:「食下,問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鄭玄注:「末,猶勿也;原,再也。勿有所再進,為其失飪,臭味惡也。」

⑳语气词。
用于句首。《公羊傳·哀公十四年》:「其諸君子樂道之道與?末不亦樂乎之知君子也?」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回:「我末,辛辛苦苦的東去求人,西去求人……好容易替他弄了這個缺來。」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么」。關漢卿《拜月亭》第四折:「休休,教他不要則休,喒没是則管央及他則末?」佚名《黄花峪》:「兀那賣酒的,有酒末?」
词的后缀。如:那末;这末。殷夫《最后的梦》:「你试看它的血波多末激荡。」

㉑车轼上的覆盖物。《荀子·禮論》:「絲末彌龍所以養威也。」楊倞注:「末,與幦同。」

㉒姓。《廣韻·末韻》:「末,姓。」《萬姓統譜·曷韻》:「末,本姓,今秣陵是也。因避難改為。」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6:30:37